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其他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获奖

后疫情时代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策略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5/2/28 阅读数:76

 

在我国,对于疫情的管控,井然有序,全民共同抗疫,抗疫成果取得不错的成绩。高校的师生人员来自各个地区,面对境外的疫情传播和零星地区偶发的聚集性疫情,学生、教师无法按时返校,易造成教学进程不一致,给教学的展开带来负面影响。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活动,该如何利用先进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从而保障和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对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认识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定义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产物,将两者的优势联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提升学习内容的深度,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教师借助互联网数据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分享、上传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建构、自学知识。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点

首先,立足于学生而言,帮助学生建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互联网蕴含有庞大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提前发布在学习平台上,拓宽教学渠道,学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灵活便捷的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带着问题和知识进入课堂,促使学生建构学习,而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被动的让教师灌输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深入浅出的视频、动画等形式,易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可采用抽签、抢答等活动,刺激学生自主主动性和提升学习兴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与此同时,线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材料可以共享,在乡镇和西部偏远地区的高校,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数据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育公平。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助于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发展。

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线上教学的加入,推进教学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相混合的转变。这一系列变动,必将会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要适应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立足学生学情,设计恰当合理的课堂活动等等问题,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在线上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为了更好的操作和熟练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第一时间更新和学习教学技术和方法,主动的设计、调整和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最后,从疫情管理来看,符合防疫的需求。虽然国内疫情的管控总体平稳,但是依旧存在部分地区偶发本土聚集性疫情,防疫不能松懈。学校的教学进程也不能耽误。在这种刻不容松的时期下,线下线上混合教学应运而生,也是一个最佳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防疫的需要,还能确保教育教学的实施。线上教学可以避免教师和学生在空间上的直接接触,线下教学能够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时效性和连贯性,二者相得益彰。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大高校,在突发疫情的影响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发展迅速,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相应的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教育质量是制约线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构成,教育教学活动要依据学生情况展开,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缺乏学校的场所、时间管理和教师的监督,学生自主在家进行线上学习是一把双刃剑,有着严峻的考验。

首先,学习环境的变化。线上教育的学习场所灵活,可以在家、车上等。因其灵活、不限制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氛围,精神、注意力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网课听着就分心走神了。

其次,缺乏较强的自控力和自觉性。常规线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直接的把握,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收放有度。而线上教学学生学习紧张度会大大下降。在宽松、灵活的学习环境下,没有教师、同学的监督,学生线上学习的状态松散,自我管控能力不足,精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在线学习的实效性难以保障。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教师首当其冲要做好教学融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操作,还要关注学生,做好家校配合等,任务繁多。相当数量的教师被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转变,打得措手不及。

首先,对线上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效果总体把握不准确。区别于线下的课堂教学,线上学习不是面对面的传授,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的动作、神态和上课状态,及时把握上课的进度。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对于部分腼腆、不敢发问的学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线上教学相较于线下课堂更“量化”,通过线上的一个已完成、已学习的结果,难以判断所发布的教学视频和材料,学生是否有认真的去观看和学习。

其次,教师对于线上线下混合的信息化教学操作能力有限。很多参与线上教学的老师没有受到专业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难以上手,影响教学效果。尽管部分教师顺利开展了在线教学,但是对课时的安排、工具的选用无所适从,只在形式上做到了线上教学,实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最后,缺乏合理的课程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内容不能简单的照搬线下教学的内容,拒绝拿来主义,需要创新和重新设计。因为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缺乏在线教学的经验和相关上课素材,备课时间仓促,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很好的适应课堂。

(三)网络教学平台层面

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了网络教学平台这一中间桥梁。就目前来看,网络教学平台种类繁多,使用效果也参差不一。

首先,缺乏资源的整合。目前,长江雨课堂、钉钉、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多样,但是教学功能、课程资源等优势不够明显,单一的教学平台较难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接受线上学习时,一节课下来需要使用多个教学平台,学习过程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影响课程进度。

其次,过于量化,缺少监管。网络教学平台在评价和测试时相对“量化”。对学生的监控、考评不完善。在线上学习的任务,大部分只有结果呈现。这一信息只是简单地记录了学习者的操作行为。例如;学生在观看视频任务时,是否存在刷课、水课的情况?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学习缺少监管,极易造成在线学习质量难以得到彰显。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质量保障策略

(一)基于学生层面的保障策略

1、健全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有效的教学监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顾名思义,教学监督包含两方面,一是对“教”的监控,二是对“学”的监督。学生和教师是受监督的对象,家长、高校、在线教学平台形成监督合力,共同致力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对“教”的监控。在教学质量上,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做好教师进行线上授课的科学考评和监测。将教师线上教学的授课过程进行录屏,不仅可以方便学生遇到不清晰的知识点可以及时查看回放记录,而且可以促进和提升教师的上课状态,家长和高校负责考评的老师可以随时查看,防止教师出现水课,混课时的情况出现。更要重视过程监督,做到事中检查。高校要形成专门的教学监督组织,在不影响教学过程的前提下,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评估。从而使得监督和激励相结合,高效合理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其次,对“学”监督。一是监督学习状态。学生在家线上学习效率低,需要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要协助创设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督促学生在家学习时,以在学校学习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拖沓懒散,不一心二用,边吃东西、抠手抠脚等。学习态度会影响学习效率,家长在家帮忙做好监督,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主动退出微信、QQ、微博等的干扰。二是监督学习成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通过小测、作业、问答,对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效率、成果进行跟进、确认。合理设置互动反馈的途径,学生遇到不清晰的知识点或者教学方法不适应及时向教师反馈。根据学生、家长有效的问题反馈,在教学问题调整中促进教学,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2、建立实用的线上教学考评体系

传统线下教学的考评,以阶段考试和随堂小测为主要的方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考评方式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方式,要多样化,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教育目的的要求下和素质教育观的倡导,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适应“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除了讲述课本内容外,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筛选和发布一些专业相关的知识,以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考核方式不要局限在简单的纸质考试或者线上答题测试形式,可以布置专题,让学生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成果汇报展示,锻炼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在线上学习上,要更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设置发言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意见,头脑风暴,促使整体积极参与线上学习中,教师不要自顾自的上课,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积极、踊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看阶段的线上学习是否有收获,是否有哪些知识点存在疑问,汇总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做好学生评价,鼓励学生交流互动。

(二)基于教师层面的保障策略

1、加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力度

教师的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是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根本。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视。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教育的融合,推动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技术的操作能力。在后疫情时代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抓紧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进行培训。特别对于中老年教师,学习操作技术较慢者,进行师徒结对,年轻教师对信息技术接收、学习能力快,要主动帮忙和进行操作演示,提高教育技术和网路教学平台的操作能力,不影响教学进度。

2、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相互联系的绳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师要对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合理的设计与思考。哪些内容是学生可以利用最近发展区进行自学的?哪些内容需要放置在课堂进行合作探究或者老师引导的?这部分的内容学习是否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抢答功能?等等这些内容和呈现形式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考量。每一位教师对在线教学的理解不同,因而目前选择的教学方式也是多元的,但不论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一定要基于学情,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3、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

针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要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避免学生长时间观看电子设备,出现视疲劳,影响视力;其次,进行错峰授课,避免同时段授课学习造成网络拥堵,影响教学质量。

(三)基于平台层面的保障策略

1、加强在线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师生联系、互动的纽带,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的质量。各大网络教学平台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多元的需求,对线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教师本身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高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录制微课视频、制作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从而构建、选择适合符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的教学资源数据库。

2、完善在线教学的网络技术支持服务

完善教育平台功能,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限制电子设备运行的权限,防止切屏到其他娱乐软件;或者定期出现提示框,监测学生是否有认真听前面的知识讲解,避免边学习边做其他事情的情况。同时,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依靠流畅的网络条件。因此,要加强对相关网络在线平台的扶持,使其技术支持服务、网络条件更优,从而确保线上线下教学顺利开展。

四、结语

后疫情时代下,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是高校现代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革新。丰富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线上线下产生良好的互助效应。高校要坚持与时俱进的质量观念、健全教学监督、考评体系,加大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等保障策略。在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公司、高校、教师及家长多方共同致力完善、线上教学,从而保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伶龙,银锋.“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管理的建议[J].科技资讯,2020,18(21):36-38.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3-5648-2293.

[2] 张明芳.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1):74-75.

[3] 黄珽.高职数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J].办公自动化,2021,26(21):18-19+5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