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5/1/17 阅读数:70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一直是在变化的,而教育的本质在于生活,所以教育也在变化,生活即教育由此而来。生活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2]中也指出,幼儿教育应该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事例都是教育的素材。

1.1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所不可或缺的

    家庭教育,一般指在日常家庭的生活和学习中,由家庭中的年长者或父母来承担对其子女及年幼者进行教育和影响的过程。[3]以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启蒙的角色。在我看来,更确切的应该说监护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我县而言,外出打工收入基本都高,这不仅能满足个人的日常开销,还能供子女上学,因此,我班有好多的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长大的,所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便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现在带中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4~5岁的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我班有一位小朋友,直到中班结束了,不仅不会穿脱衣服、扣纽扣,同时生活自理能力也比同龄的孩子要差很多,通过了解,该名幼儿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奶奶平时对孩子很宠溺,从小就习惯给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了孩子都已经上中班了还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扣纽扣,动手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现在,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反而少了,据我了解,我园有很多幼儿都是老人带的,老人们或是由于腿脚不便,或是由于知识缺乏,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丢给老师,认为在家只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同时由于育儿观念的落后,不能给孩子提供更为丰富的环境让孩子操作、感知、体验,导致很多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远远低于同龄的孩子。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他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庭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

1.2幼儿教育任重道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对于我们的儿童来说,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幼儿的年龄偏低,各方面的习惯还未养成,思维能力也不强,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一日活动从幼儿入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包括晨检、晨间活动,早操、盥洗、谈话、集体教学活动、午休、散步、区角游戏活动等,这些活动有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教学活动,有的是随机生成的教育活动,而这些教育活动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展开,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获取知识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理解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此时,我们教师便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把教育内容所表达的情景再现出来。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充当角色,去体验角色,使幼儿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比如:中班的《风儿也想有个家》,活动开始之前,我先带幼儿去感受风,风把头发吹飘起来,把眼睛吹的一眨一眨的,把小草吹弯了腰,把树叶吹的沙沙作响……让幼儿亲自去找一找风儿在哪里,进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来看,他们认识周围客观世界的能力很低,他们必须通过自己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如:为了让孩子认识不同的图形,让孩子找一找教室中与图形形状一样的物品。

大自然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观察、发现、探究,在大自然中了解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观察技能和积累生活经验。如今,在我们幼儿园里都有许多的区角游戏,建构区:幼儿可以利用积木搭建房屋、建筑;角色表演区:幼儿可以扮演各行各业的人,最喜欢的便是爸爸妈妈宝宝的游戏;美工区,等等,各种区角游戏活动开展的也是如火如荼,这些正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

幼儿园的活动种类繁多,涉及多个方面,而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幼儿的教育更是多元化的,它已经不局限于课堂上,渗透到幼儿一天活动的每个环节中。任何的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的点,在生活中我们要抓住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才能更好的关注孩子的发展。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幼儿园内,更要将孩子带出幼儿园,走进社会,让孩子在社会中感受点点滴滴的教育。比如我们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幼儿郊游。出去游玩的时候,我们班有些幼儿吃东西时的垃圾袋随处乱扔,这时候正好借这个机会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有垃圾要扔到垃圾桶或者老师规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有以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教育与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生活情景,让幼儿置身在情境中从而来感知所学的教育内容,以此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在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提到,教师应该运动多种手段促进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鼓励幼儿亲自探究,通过实践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因而,当下的幼儿园教育质量除去硬件外,教师是十分重要的软实力。而教师掌握科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比如说,教幼儿画画时,不应该直接给幼儿提供范画,更反对一笔一笔教幼儿绘画,给幼儿观看相关视频、图片,让幼儿总结特征,然后加上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便会出现在作品墙上。又比如在科学活动中,给幼儿自己操作材料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教师填鸭式的“老师教、学生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积累大量的感性知识,自己动手,自己操作尤为重要。

4.结束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更要像陶行知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喜欢的老师;同时要多跟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17.

[2]张悦.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文化教育,2019:203-204.

[3]朱嘉慧.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教文汇,2020(06):152-153。

[4]张君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教学中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42):195.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