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小学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其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状况。因此,必须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全面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当前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对如何解决以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效率;提高方法
1、当前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做好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很多教师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综合各方面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教学重点不明确
教学重点指的是学科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由内容提炼出的思想方法,是学科教学的核心观点,也是课堂中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时必备的因素。重点是贯穿课堂始终,在教材中处于重要位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内容,除了知识的重点之外,还包括方法和技能的重点,一般我们所说的教学重点指的是知识重点,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其所能接受的重点和难点必然不同,但是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点不突出或不同的学生重点相同的现象,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1.2教学内容依赖性强
通过观察小学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完全是按照课本来进行解读,不能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教学过程不清晰,内容不明确,对教材依赖性很强,对教材的利用直接成为对教材的宣讲。实际上,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材内容应当是有所区别的,教材内容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但并不等于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教学内容,要经过以下方面的整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隐藏在实验、问题或图表当中,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注意教学中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的层次和所占的比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
1.3教学方式陈旧
教学方式的陈旧主要体现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充分,结合不到位,或时机掌握不好等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提高教学现代化和有效性的手段,应当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而且熟练应用的,其作为一种教学服务手段,应当更好的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的量和度,不能让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技术反而成为教学的障碍。
1.4教学过程教多于学
这一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重教轻学,颠覆了教学的根部目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很多教师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做,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且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师观念中的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使教师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无法关注整体学生的学习状态。
2、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准确把握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从课堂教学实际可以看出,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很多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不明确,对教学要求不熟悉,对新课标倡导的教育理念不能完全认同,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对相关课程的作用不明确,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校有必要组织教师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进行再认识,将其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2.2制定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效的教学方法自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虽然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要求的不再那么严格,但这并不等于舍弃不用,相反要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使更多的教师明确课堂教学应该包括哪几个环节,掌握正确的课堂评价标准,让教师自觉的遵守高效的教学方法,严格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3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教学既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也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教师在掌握了较高的教学技能后,概念原理等都能讲的清晰透彻,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纵观当前教育现状,教师的教育技能普遍偏低,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师范教育中伏忽视了教师的技能训练,造成新教师上岗后难以适应,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另一方面在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技能难以短时间提高。同时,对于小学中的特殊课程,如自然科学等,需要高素质的专职教师来担任,其他教师难以规范完成其中的课堂实验。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方向。
2.4重视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回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正在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学校在运用课堂评价时要避免出现用优质课标准来评价一般课程,以及评价标准程式化,不分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课程评价现象。而要实现用评价来促进校园建设,使学校不断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用评价来促进教育改革,使教师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良教学方式,促进教学实践的开展;用评价来促进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表现力;用评价来促进优良课程的开展,对当前教学质量突出的课程进行评价,总结其中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让教师树立起优质课程的概念,并将其教学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从而提高更多的学科教学的效率,促使小学教学质量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徐丽娟:《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周刊》,2011年23期。
[3]葛朝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如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程(中)》,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