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探索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4/25 阅读数:213

“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探索

摘要实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主要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做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老师,老师要正确认识思政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们的重要意义。如何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做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是每一个初中老师都要考虑的教学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个老师身上所应肩负的重要使命,对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思政课;教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被定义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立德树人”主要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基准,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更新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促使初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

1“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分析

“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是目前我们国家初中教学发展过程中全面推行的教学理念,从广义上来说,作为初中的教学老师,也可以被称之为初中德育教学的传播人员,在这些德育教学人员的身上,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心怀“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立德”主要指的是树立德业;而“树人”,则是指培养社会精英。德育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育德,是德育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初中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之根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对于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是所有教学工作者都要尽守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也是所有初中教学工作人员都要积极传播发扬的重要教学精神。

现阶段,对于我们国家的初中教学来说,“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精神具有不同的意义。首先,“立德树人”能够为初中思政课程指明正确的教学方向,也就是“树人”,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要求初中学校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立德树人”给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指明一条更高、更远的发展道路,也就是“立德”。简言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需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塑造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再者,“立德树人”视角下,更加注重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在加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在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对于初中学生的自身行为规范起到约束作用。

“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理念不仅加强了我们国家的初中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学理论的关注,同时也在提醒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外,还需要重视学生自身道德素养、政治素养的培养,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一步为学生在日后社会发展之中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2]。“立德树人”主要教学作用就是辅助初中思政老师教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便于学生们在日后走向社会中能够快速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2“立德树人”对于初中思政课程老师提出的要求

“立德树人”视角之下,要想做好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关键的因素就是初中老师。所以,作为初中老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相应的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学,总体提升初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1初中思政课程老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老师作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程教学知识传播的工作人员。初中思政课程的老师要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让初中思政课程理论知识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2.2初中思政课程老师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

作为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利用课余时间来研究相关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将相关的初中思想教学理论进行内化,形成一套属于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只有这样,初中思政老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相关的教学理论运用到社会时事热点,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来进一步解读相关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初中思政老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3初中思政课程老师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

对于初中思政课程老师来讲,既然选择了教学事业,就应该要起到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时时刻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还需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由于思政课程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对于初中思政课程不太感兴趣。那么为了提升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以此来吸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思政课程教学之中。

3“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全国教学工作会议上,关于新时代下如何培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的讲话,主要强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基于我们国家的历史状况以及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以及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思政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要从中学阶段开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初中学生能够用党的指导思想来武装自身,使之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简单来说,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3.1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坚强自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局势也开始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那么怎么样才能在国际背景之下科学、合理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又怎么样在多种政治思潮的影响之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初中思政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全面指导学生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党的发展路线,基于思想层面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在思想领域建立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建设、道路自信,进一步更好的指导学生们学习思政知识内容,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3.2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初中学生建立起对党的思想的坚定信仰,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一定的力量支撑。在初中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要将思政放在第一位,学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武装头脑,进而深入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6]。同学们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伟大事业之中,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

3.3努力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对此,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应该要强化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道路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关注世界各国的发展动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将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的强盛之中实现自我理想抱负。学生们只有通过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4.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一的“立德树人”教学模式

作为初中思政课程老师,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学校方面应该建立多方考核机制,将强化对初中思政课程老师的考核,将初中思政课程老师和德育教学考核相联系,纳入到老师的年度考核之中,从而才能调动初中思政课程老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学校、家庭的结合,形成一定的合力机制,帮助学生在家庭教育之中关于“孝亲、敬老、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加强初中学校的德育教学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建立起规范的德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定期的检查初中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改正。学生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之后,总体能够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2丰富初中思政课程教学方法

现阶段,在我们国家的初中教学事业之中,很多学科都面临着一个难题——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大部分的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也是这样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初中思政课程教学需要紧紧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不管是初中思政课程教学理论还是现实案例分析,都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话题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和老师互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

在教学方式的使用上,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课堂表现等等,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进一步丰富初中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期末考试分数,老师也不要将一张考试成绩单作为学生评价的全部,也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日常的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综合的给予学生的学习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要善于表达自我的思想。

4.3在实践活动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学校可以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社会行为活动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广大学生进行研学活动,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在感受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历史变迁,从而激发学生浓浓爱国之情。学校在一些重大节日,比如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另外,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一些名人名事或者校园中发生的好人好事,通过弘扬好人好事,在初中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借助每周一的主题升旗活动以及每周二的主题班会,为初中学生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让初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能够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5、总结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作为初中思政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初中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课程学习之中,进一步为我们国家的培养高素质、高专业的精英人才,从而为日后的初中教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对于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思政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文道群,芦智龙.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2003306.

[2]彭旺林.农村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分析——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热带作物学报,202011.

[3]褚琴.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的高职《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8.

[4]钟劲茅,邓芳,蒋华麟,等.“立德树人”导向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日用化工课程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5]刘兴丽,张艳艳,王宏伟,介明沙.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基础实验”的教学改革探索[J].农产品加工,202015.

[6]杨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创新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类实践教程》[J].食品科技,20201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