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性”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8/27 阅读数:407

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性”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即是普通高中教育的规定性,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内在根据。传统上,普通高中教育被看成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具有基础性。近些年来,随着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对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有了一些新的主张,如选择性个性化预备性大众性等,直接影V向着普通高中教育的实践变革。根据中国古代认识论中循名贵实的方法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普通的高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普通性引导性基础性预备性大众性教育性等比较丰富的性质。因此,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对上述性质予以全面把握、辩证分析和具体理解,以引导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普通教育;课程改革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4.8%2013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699.83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在校生数4 369.92万人,毛入学率达86%,其中,2013年普通高中招生822.70万人。[9]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阶段。在这种大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教育者、决策者和研究者之间对于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性特征似乎并没有多少争议。普通高中教育的大众性不仅意味着入学人数的大量增加,还意味着普通高中价值取向、教育体制、办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的结构性变化。不过,比较其普通高中教育入学人数的增加来说,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其他方面的变化相对来说显得滞后一些。事实上,大多数普通高中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离为了人人的高中(真正大众化的高中)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除了省市(区)级示范高中之外,大量普通高中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素质以及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比例都达不到理想的水平,省级、市级、区县级示范高中与普通高中或薄弱高中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巨大差别,一所高中校内部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发展的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别。作为对这种整体性质量隐忧的反应,一些优质高中校长及教育研究者也反过来重申普通高中教育的精英性,并为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着双重压力和挑战:既要担负起为每一个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的任务,又要为少数发展潜力巨大的学生提供良好条件以帮助他们成长为卓越人才。这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既具有鲜明的大众性,也不排斥精英性。只是,第一,大众性作为一个概念反映的不单单是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上的变化,更加是一种普通高中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一系列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环境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变化。第二,普通高中所要培养的精英,不能仅限于学术精英,也应该包括商界精英法律精英艺术精英政治精英“IT精英等,不同类型的精英需要的素质基础并不完全相同,普通高中学校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多样化的学习指导帮助高中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潜能在各个领域勇于突破自我,追求卓越。从这个角度来说,那种认为未来的社会精英都将聚集在省市级示范高中的观念是片面的。第三,对普通高中教育精英性的追求是建立在其大众性的充分实现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甚至整个高中教育阶段,教育者都应该致力于鼓励每一位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爱好与志向,奋发努力,追求卓越,而不只是把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用于少数学生,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教育服务,把他们塑造成特殊类型的人上人。后一种观念与民主时代的教育价值取向格格不入,也明显有悖于教育公平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6).

[2]朱家存,陈家斌.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A].“聚集学校变革:中国经验与国际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谢维和.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预科——新时期高中教育的定位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1-09-29.

[4]谢维和.从教育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看高中改革——再论高中教育的定位与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2-03-02.

[5]张华.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理念与目标[J].全球教育展望,2003(9).

[6]李建平.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N].中国教育报,

[7]周彬.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1).

[8]廖军和,李志勇.从精英到大众: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之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1(2).

[9]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 ttp: //www.moe.edu. cn/publicfiles/b usin es s/htmlfiles/m oe/m oe_633201407/171144.html.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