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其他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其他获奖

小学教师培养追求质量
信息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8/16 阅读数:243

小学教师培养追求质量

摘要:小学阶段是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因而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为培养优质师资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特点,进一步厘清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明确该专业的应用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基本属性,建议采取2+X+1+1的模块规划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在全科基本模式基础上结合地域和学校特点有所创新,以期为现行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供建议咨询。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卓越小学教师;教师职前培养

1、国际小学教师培养追求质量提升

2005年世界银行(IBRD)在《在知识社会中学习如何教学》研究报告中,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教师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对于21世纪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在国际范围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改革路径。各国也围绕高素质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和实践行动,如澳大利亚启动“澳大利亚政府优秀教师计划”,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1世纪初制定的新的国家教育战略之一,旨在提升教师的素质和地位,继而推出了《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分为四类:新手教师、熟手教师、高成就教师和骨干教师。2004年英国教育部和“伦敦挑战”项目组共同发起了“卓越教师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更多教师借助专业培训成长为卓越教师。英国教育部于2011年12月12日颁布了《优秀教师标准》,旨在设立一个更高的教师标准,明确优秀教师的专业实践和专业领导角色,为培养和识别更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依据参考,力求帮助更多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2012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出台了“RESPECT”项目,即“确保教育成功、专业求精和合作教学(C”,并拨款五十亿美元以全面改善教师教育质量。2012年,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计划实施“卓越教师教育计划”,旨在激励大学教师教育革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可见,各国已开展了系统化的专业标准和行动计划来规范与引领本国教师专业发展和队伍建设,不仅关注学历的提升,更关注教育品质的要求与保障。

2、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与理解

如何理解小学教育专业是新的模式下如何培养小学教师需要澄清的问题,决定着小学教师培养的方向。应当在厘清何谓“专业”的基础上,理解小学教育专业。

(一)何谓“专业”

“专业”即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5]1518。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它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6]79-83。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7]69;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教师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最重要特征是它建立在一定的学科基础之上”[8]62,而专业又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6]69,由此可见,在大学设置某一个专业的特定的意义和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一个是社会职业的需求。某一个专业的设置可能是以上两方面的功能兼顾,有些专业的设置可能更注重某一个方面的功能。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本质属性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该专业被纳入本科专业之一是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大学体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作为一个独立设置的专业,与大学其他专业并行,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与定位。

应用性。小学教育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其直接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当然也兼顾从事小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发展的职能。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是第一位任务。从培养教师这一目标定位看,小学教育专业与目前师范类专业的数学教育、中文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专业是并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面向小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后者是面向中等教育,培养中等教育的某个特定学科的教师。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是面向小学阶段需要的教师而设立,数学教育、中文教育等专业是面向中等教育中的相应学科教师设立,可见,这类专业的基本学科属性都是应用性专业。

综合性。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旨在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综合性的专业,不同于大学中诸如数学、物理、中文、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等以单一的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大学的数学、物理、中文等专业一般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本学科的研究人才;二是培养能够从事学科专门教学的教育人才,即相应学科的中学教师,特别是师范院校的专业更具有这样的特征。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教师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应紧紧围绕如何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小学教师这一基本目标来思考和研究,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是本专业培养的基本定位与目标。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源自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小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小学是学习的综合性等,体现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9]2,作为小学教师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理解掌握多学科的教学,掌握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与方法,还应该熟悉小学教育的其他相关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学生在校的各项活动的组织等。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可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胜任多学科教学(精通语文、数学学科教学,熟悉科学、道德与法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够开展班队会等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教评价网.2017—2018年小学教育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EB/OL].[2017-12-20].

[2]马云鹏,解书,赵冬臣,李业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4).

[3]唐京伟.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小学教师本科化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4]王智秋.师范大学环境下初等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Z].全国教师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交流材料,200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1).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