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词语教学之我见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5/1/17 阅读数:195

 “借助图画学习”、“上下文结合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这是《新课标》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说明,可见小学低年级对词语的教学是必要的。学会理解词语对理解课文起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我根据词语在文本中的语境,学生年龄段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理解词语方法,为今后开展阅读教学做准备。

一、联系现实生活经验

知识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或者生活体验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更快地领悟词语的含义。例如教学《寓言两则》中的“后悔”这个词语。通过上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养羊人在第一次丢羊后,没有引起重视,不听取邻居的劝说,造成第二天羊又被狼叼走了一只。师:此时养羊人的心情怎么样?学生说“后悔”。我继续启发“在你们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经历后悔的事?”此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体育课上,我故意伸出脚,把同学绊倒了,同学受伤了,我感到很后悔。”“考试前,老师说不能偷看,可在考试时,我还是偷偷翻书,被老师发现了,我很后悔。”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后悔”字面上的意思,但能结合运用到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事,可知学生已经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后面的课文就轻松多了。

二、巧妙应用肢体语言说话

老师巧妙地应用肢体语言,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雷雨》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雨前乌云来势凶猛,我抓住“压”字进行教学。我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块大面包,放在桌上,说:“同学们细心观察哦,这面包要发生变化了。”说完我使劲地把面包压下去。生”面包都被老师压扁了。”师“同学们,假如你就是那块面包,老师这样压下去,你什么感觉?”生“很难受,可能被老师压弯了腰!“师“你们也做一做压的动作。”学生一个个站了起来兴趣盎然做压的动作。看着同学们热情高涨,我抓住机会,提问“此时,满天的乌云就压在你头上,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说:”很难受!喘不过气来!”师,“是啊!满天乌云阴沉沉压得你呼吸困难,可见这乌云来势怎么样?”“乌云很厚,很凶。”这样利用动作的演示,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层层递进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迅速被激活了,学习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

进行词语讲授,一定要词不离句。要想对词语透彻理解,我们必须把词语到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只有在详细的语境中词语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小马过河》一课中“为难”一词,引导学生朗读上下文感悟。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设计:①“来到河边,小马眼前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一条小河哗啦啦地流着,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小马是他是怎么想的?”学生:”我自己能不能过河?这儿离家又很远,要是妈妈在身边该多好,可以问问她。” ②指名三个学生戴好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头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读好他们的对话,抓住关键句“不知道怎么才好”进行分析。③指导学生读好小马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思考小马“叹气”的原因。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理解,学生就明白“为难”的意思。

四、情境中感悟

低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感悟词义,在体验之中理解词语。譬如,在学习“七嘴八舌”一词。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我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了一个字,然后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宇的字写得怎样?”我故意不指名提问,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评价小宇的书写情况。有的说写得很工整,有的说写得太大了,有的说写得比老师还好,有的说横写得不太好……这时我抓住时机进行小结:刚才同学们议论纷纷,各自说出自己的意见,这就是七嘴八舌的意思。使学生容易理解“七嘴八舌”的含义。

五、体验中感悟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自我表现。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动作表演,可以加深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 教三个单词“迎”、“追”和“游”,学生容易浅显地理解,但对“迎、追、游”这三个动词的正确使用还是有一定难度。我是这样教学的:我选四个学生,分别佩戴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头饰,“小蝌蚪”和“鲤鱼”面对面,“小蝌蚪”向“鲤鱼”走过去,趁机告诉学生这就是“迎”;“乌龟”在前面,“小蝌蚪”在后面,小蝌蚪向着“乌龟”跑上去,这就是“追”。这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感受,在实践中领会,学会正确使用词语。

六、借助图画观察明白

低段的学生知识面局限和认识不高,对于一些陌生的词语,我们能够借助文本上直观的图片、简笔画、多媒体演示辅助工具,向学生呈现抽象的事物。教学《坐井观天》中的“井沿”,因为现在孩子大部分住在套房里,很少见过井的样子,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井沿”的具体位置,我在黑板上勾画了一口井,要求学生指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并贴图。这样学生不但明白“井沿”的位置,而且也为后面学习小鸟和青蛙为什么观点会不一样做铺垫 。《小毛虫》一课中“生机勃勃”一词,我用动态课件展示文中几种小动物在一起又唱又跳、快乐飞舞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想象其他昆虫也来参与他们活动的欢快画面,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教法”,而是“教无定法”,作为一名有智慧的语文老师,要综合所任教学段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和素质,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材施教。兴趣来源于好奇,动力来源于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自然产生,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上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艳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  祖国:建设版  2016
[2]李学军  让低年级词语教学更灵动 新课程    2016.3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