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试论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1/26 阅读数:178

试论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应具备生产技能素质,还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有中等职业学校、基层社会、政府和个人。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觉性;农、校合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基层政府加大投入并提供指导和服务;“省、市统筹”,提供普遍的中职教育及适当的高职教育机会;大学生村官应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1.1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演变

新型职业农民是个动态概念,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地深化。新型职业农民经历了“职业农民”、新型农民两个主要发展阶段,是在新时期对前两个概念进行的有机整合。新型职业农民是专职农民,服务于农村,拥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骨干力量。这一群体的形成体现了农民的职业化趋向,意味着农民不再是单纯的身份区别,有利于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他们进行农业实践操作的自觉能动性。

1.2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一种职业,不仅应该具有一些基本技能素质,如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观念创新能力、科学文化知识等,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它既是一个人的品质体现,也是成熟人格的表征。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更好地指引新型职业农民在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去探索;相反,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他们会半途而废。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事关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大局。新型职业农民劳动生产技能、农业科学知识的提高,会带来物质生活的改善。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新型职业农民自身人格修养的客观要求,还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

2.1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

政治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的架构,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核心要素。政治素质考验了一个人对国家、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度。一个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很难想象他会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热心和责任。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政治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服务于广袤的农村。

思想又称为思维、观念等,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间接地进行加工,用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思想是引导人类自主活动的巨大力量。思想素质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信念、信仰,引导人们形成理性的实践观、明确的人生目标、合理的价值追求,从而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同时,思想的形成和我们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个有思想的人,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中,体验生命的本质和事物兴衰的真谛。新型职业农民自身需要进行生活体验,通过与其他阶层不断接触,形成自己的一套完备思想体系。“道德”一词,在中国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即“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的“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而“德”是指人的品德、品行。新型职业农民道德素质应该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勇于创新、自主创业、踏实能干、任劳任怨、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等。

2.2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社会、政府、个人等。中等职业学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日常学习的课堂教学任务,对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有重大的使命;社会方面主要是农村群众及其组织,需要他们在日常农村劳务工作中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发展;基层政府承担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物资投入和指导责任;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自身的参与,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是基于自身的内在需求,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动力,决定其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可持续性。

3、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3.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滞后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的重任。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一直是教育发展事业的薄弱环节,受教育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受到一定阻碍。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往往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一些学校机械地照本宣科,不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学知识很陈旧,不能顺应时代要求。

3.2新型职业农民思想状态、道德素质受到公众忽视

新型职业农民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参加农村生产,处于半脱产状态,他们的社会联系对象主要是基层的群众性组织和群众,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道德关怀。居民委员会以及党支部应该关心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积极地和他们沟通,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服务。现实中,由于宣传方面不到位或存在偏见,很多基层群众仍然对新型职业农民不认可,心理上不支持他们的工作,对待他们很冷漠。基层群众组织由于组织成员的自身文化素质或出于时间、精力上原因,不会主动地去接触新型职业农民,更不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倾注心血

3.3政府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投入和支持力不足

200511月,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早已明确了基层政府对新型农民素质教育的职责。乡镇政府除了要提供技能服务,还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县级政府要在所在辖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工作。现实中,县乡政府往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只重视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对职业教育缺乏政策倾斜、工作指导和资金投入,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很少关注。

3.4新型职业农民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意识淡薄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区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尤其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村的现代化做出了很多规划和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发展落后,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一些不良封建风俗盛行,阻碍了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在市场经济规律和传统习俗交融时,许多农村地区形成了攀比习惯。很多农民沉浸在物质享受中,唯利是图,迷失方向,失去了道德信仰,丧失了道德评价标准。在这种环境下,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容易受影响,思想道德素质出现滑坡:没有集体和社会主义意识;没有服务农民意识;缺乏诚信;没有做人的原则和标准。

4、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4.1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觉性

农村精神文明面貌的焕然一新首先需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村的道德知识宣传。农民进行自我教育,拥有很强的责任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新型职业农民也会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提升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他们需要有主体意识、自觉能动性,进行自我修养、完善品格。

4.2农、校合作,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要把课堂知识学习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和基层农村群众组织进行合作。

在中等职业学校方面,第一,重视德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思想道德教育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和使命。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教学水平,熟悉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特征,因材施教,调整好教学进度,适应教学发展。第二,改进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氛围。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认知主义”思想烙印,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目标在于传递知识,学生的目标是达到教师的期望目标,往往忽略学生的能动性和心理反应,这已经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现代教学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师生互动的氛围,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具体践行能力。第三,积极进行德育课教学知识的探索,创新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缺乏高效的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未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课可以通过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农村基层群众组织应发挥一定作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农村基层群众组织是新型职业农民日常工作中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之一,其组织成员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道德教育,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崇尚科学,倡导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与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沟通,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理想信念、法律法规、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4.3基层政府加大投入并提供指导和服务

县级政府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导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增加和扩大职教中心的融资渠道,促进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县级政府应该做出规划,指导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乡镇政府主动接触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培训。乡镇政府需要做好协调工作,不仅要为农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农产品销售寻找商机,还要协调党组织、团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工作。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行座谈会、培训班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态,并给予辅导和帮助,也可以通过组织评选“精神文明户”、观看道德教育电影等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4.4“省、市统筹”,提供普遍的中职教育及适当的高职教育机会

新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工作基本实现了扫除文盲的目标。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仍占绝大多数,高中(中职)、大专及本科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现代农业需要一些懂技术、有素质的人才,能够以农业生产为资本,带来更多的回报。因此,省、市级政府在财政资源许可的条件下,不仅要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工作,还应该做好区域内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筹,满足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期望,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技术培养上有较高的水平,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有更优质的物质条件、师资力量,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完善、更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

4.5大学生村官应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发展

大学生村官由于受教育程度、培养目标的特殊,与传统的村干部有显著区别。大学生村官和新型职业农民有很多共同点:服务农村、利用所学改进农业生产水平、带领群众致富。大学生村官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经历了完善的高等教育过程,拥有理论性、科学的专业知识,具备一系列管理理论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在大学期间获得了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深层次教育,有着稳定的个人品质。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通过大学生村官去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难题。如此,作为农村地区的“两驾马车”,他们将一起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智奇,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2]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23.

[3]袁向军.黑龙江省县域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3):73-77.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