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析
摘要:为了加强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积极的配合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基于此目的,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在高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对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的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转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方式,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使自身的理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尤其是与物理化学联系更为密切,学好数学、培养好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1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的开展
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有全面的要求,着重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合素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过度的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弊端。
1.2适应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在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会构建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懂得应时而变,随时转变自身的思想,适应当前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2、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形式,数学课堂单调乏味,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权威。教师自身的思维引导、贯穿着整个数学课堂,学生自己单独思考的空间较为狭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2.2数学教学资源有限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是以数学课本为教学依据,数学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过多的强调数学课本知识内容,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的实际,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数学课本之中,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2.3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水平有限
受到学校规模层次的影响,部分学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能力有所不足,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的讲解数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概念,忽视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由此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欠缺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分析
3.1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转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满堂灌、一言堂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转变课堂学方式,通过课堂设计的优化,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优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课堂教学的导人环节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例如在对《集合》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趣味性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自己身边有哪些集合的例子,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列举,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引发相应的思考。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列举的例子,可以贯穿相应知识的讲解,比如集合中交集、并集、补集的讲解。通过这种优化的课堂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
其次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优化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的利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当前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技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更多的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数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例如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点、线、面之间位置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在立体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的展现出立体几何的证明过程,通过虚实结合的几何立体图形的绘制,加深学生对立体几何证明过程的理解,由此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2注重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转变学生坐享其成的惰性思维。数学教师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课堂问题的引人,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行收集相应的数学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合作探究的作用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进行《数列》章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理解,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教学问题的安排与设置,安排学生自行探究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公式的来源,让学生通过相关教材实例的理解,探究得出《数列》章节中有关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降阶作差法等数列解题方法,由此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锻炼。
3.3注重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
学而不思则亡,思而不学则殆。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内容与过程。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成绩的提升需要自己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勤加思考、多加反思。鼓励学生用错题本对日常学习、考试过程中的错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整理。通过对错题的多加反思与分析,促使学生得出数学习题中的规律性解决方法,掌握自身未掌握的数学知识点。由此实现学生思维的调动,以及思维能力培养。高中教师在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做出相应的指引。例如数学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每章数学知识讲解完后,数学教师可以进行设计总结性的数学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体系的梳理,帮助学生养成知识学习的系统化、整体化习惯,养成总结与反思的习惯,通过学生思维总结能力的培养,促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4、结语
高中教育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对于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非常规解法的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等方法,希望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何鹏.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27):315-317.
[2]李媛媛.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164.
[3]李晓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张丽,付庆龙.如何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