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及其策略研究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1/21 阅读数:165

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幼儿园与中小学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巨大差异,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错位等使得广大转岗幼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转岗教师更是面临着众多的专业发展困惑。本研究通过对一名南疆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状态的跟踪研究与访谈发现,少数民族转岗教师面临着职业角色和环境适应的双重困惑、缺乏对学前教育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可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严重欠缺等问题。因此,加大对少数民族转岗教师汉语水平培训、通过心理辅导转变其职业角色观念,提供内外部支持激发其专业成长动机是缓解转岗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惑

1问题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这也导致了大量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数量的锐减。虽然,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中小学师资富余的负面影响。而另一方面,广大城乡群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校舍和师资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就成为一种应然的选择。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也就催生了“转岗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

然而,这些转岗幼儿教师大多滞留在广大农村地区,受其专业化水平的限制,这些教师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学前教育质量的差距。这些有着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转岗教师们一般都未能达到幼儿园任职教师的专业标准,他们“年龄普遍偏大,知识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欠缺以及学习动力不足,再加上中小学与幼儿园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巨大差异,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错位,在加剧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同时,也让广大转岗教师深感力不从心,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因此研究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有着必然的现实需求。另外,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以往关于转岗幼儿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农村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因此,本研究结合新疆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选取南疆一名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为研究方便,文中用A幼儿教师来代替该转岗教师),以期能够找出其在转岗适应过程中的困惑并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持。

2、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展现

2.1面临角色转换和环境的双重适应困惑

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的角色转换困惑虽说当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发展广大农村的学前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对幼儿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力图尽快帮助转岗教师进入到幼儿教育的专业工作中来。然而当前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学教师认为幼儿园和小学仅仅存在儿童年龄上的差异,对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素质要求以及专业地位认识不到位,导致不少转岗教师在进入幼儿园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和角色转换困惑。正如A教师所言:“我自己在伊犁师范学院学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年毕业以后一直在小学工作。像我们这样在小学呆久的教师来到幼儿园以后,需要大量的时间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比如之前在小学几乎看不到哭闹的孩子,而且是以教师的身份来上班,但转入到幼儿园以后的第一天就被别人称为阿姨,很多时候也觉得自己跟保姆没什么区别。”“每天都得面对一群哭闹的孩子,哭着说要找妈妈,要回家,有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自己都有从教室跑出去的冲动;每次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做游戏、组织户外活动时,有一种找不到头绪的感觉,下班时急于回家,忘记开消毒器呀什么的,第二天早上忙着消毒,打扫。”

由此可见,转岗幼儿教师在由小学转入到幼儿园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整并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以及适应由新角色带来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教育教学状态等的变化。

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适应困惑转岗幼儿教师在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外,还需要遭受来自不同于小学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家长工作等方面的挑战。幼儿园两教一保的规定要求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幼儿园教育的启蒙性质也要求其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广泛性,同时相比中小学而言,幼儿园教育工作更加强调家园合作等等,这些都让转岗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让转岗幼儿教师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正如A转岗教师所言:“来到幼儿园以后,看见每个班三十多个孩子、两三个老师,一看就觉得幼儿园工作不好做,虽然有主配班和保育人员之分,但很多时候都需要互相配合、帮助、体谅、并不像小学那样你教你的、我干我的,幼儿园工作不仅要求我们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2.2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可以改变教师的工作态度,帮助教师较好的处理教育中出现的变化,甚至可能影响着整个教育制度的变革[3]。但当前有不少研究结果表明,转岗幼儿教师大多是无奈接受自己的工作职业,很大一部分转岗教师对自己当前的工作岗位并不满意。A转岗教师也不例外:“2010年由于学校的安排,我被动转入幼儿园工作,有种不满意和无奈的态度。因此工作热情不高,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当幼儿教师,日子过得很慢,别人还说自己是保姆,没有职业胜任感,职业投入程度也很低,好像自己已经不是教师,就是给别人看孩子似的,脾气也变得烦躁,爱生气。我非常不愿意转入幼儿园,并且总是希望有机会能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去。”可见,A转岗教师由于是被动转入到幼儿园,在其内心深处一直觉得自己被转到一个“门槛低”的岗位,加之在新的工作上遭遇的一系列困惑,导致A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比较低。

2.3维吾尔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知识比较欠缺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里面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应该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应该具备幼儿发展的知识和幼儿保教的知识,要求教师应该了解幼儿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然而,笔者通过对A转岗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发现,其在专业知识上面是比较欠缺的。例如,在一次科学教育活动上,老师教小班幼儿认读5以内的数字,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纸上写出从一到五这5个数字,然后请小朋友们跟自己读一两遍,跟读完成后,老师请个别的幼儿从一到五读一遍,再请几个幼儿读出老师指出的数字。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采用了重复认读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A转岗教师组织的这次科学活动,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显示出其专业知识的欠缺。一方面,A教师对小班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内容不熟悉,她沿用自己小学教学的“丰富经验”将幼儿的数学学习简化为单一的认读目标,而《指南》里面明确提出,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数学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够按数取物,而不是简单的认识5这个数字而已,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其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A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依然采用了小学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没有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面要求在数学认知方面,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利用游戏与实际情境,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让其感知与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而A转岗幼儿教师在组织5以内数字的教学活动时,从始至终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即重复认读。

3、促进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3.1继续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的汉语水平培训

新疆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转岗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时,依然首选母语(大多是维吾尔语)来展开教学。正如A教师自己所言,自己转岗中遇到的很多困惑与其汉语水平有很大关系,汉语水平的限制也导致其在接受继续培训的时候无法理解与消化授课教师所传递的专业理念或者知识等。“有一次,幼儿园安排我去乌鲁木齐参加有关双语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教授提到了很多典型的案例,当时听了就觉得,对我的知识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字儿写的慢,好多地方来不及记,没过多久,好多内容都被我忘掉了,现在想起来,很后悔自己没有学好汉语。”

由此可见,提升维吾尔族转岗教师的汉语听说与理解水平,至少能够帮助其在进行职后培训时能顺畅的将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也能够尝试着去理解专家、教授们所提供的工作困惑化解策略。同时,由于当前我们大多数的专业视频、幼儿园优质课的录播以及一些专业网站的制作都是通过汉语来体现的,维吾尔族转岗教师自身有限的汉语水平会进一步阻碍其获取这些优质资源。因此,在当前新疆基础教育的大形势下,依然要加强推进对少数民族转岗教师的汉语培训,杨琴吐尔逊·古丽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及其策略研究通过政策倾斜帮助其参与到更多的专业讲座,教育培训当中去。

3.2借助心理讲座,加快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转换

通过A转岗教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很多转岗教师到幼儿园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排斥自己新的幼儿园教师身份,将自己等同于保姆或者传统的阿姨角色,认识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因此,对于转岗教师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其适应自己新的角色身份,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便较快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去。在对转岗教师的继续培训中,一方面可以安排一些心理调整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转岗幼儿教师慢慢调整自己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与适应新的岗位与角色。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亲身经历的讲述,以其自身的生动成长之路让转岗教师感到其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后带着这样的正向情绪去发现新工作的美,新角色的独特价值。

3.3激发少数民族转岗幼儿教师的成长动机,促进其专业发展

提供外部支持,促进转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转岗教师的跟踪观察与访谈我们发现,其周围的人,特别是其家人多对其新的工作持有否定与消极意见,普遍认为幼儿园工作量大,每天早出晚归,更为重要的是与小学相比,幼儿园岗位的工资待遇有所下降。因此,转岗教师的家人或者是朋友大多不太支持其继续从事幼儿园工作,都期望其遇到机会就赶快流转到其他岗位或者职业中去。因此,在争取专业心理辅导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与转岗教师的家人与朋友沟通,争取到他们对于转岗教师新工作的支持,因为来自家庭亲人或者朋友的鼓励与认可,会给转岗教师提供较大的心理动力。另一方面,除了家人与朋友,幼儿园的同事,园长对于转岗教师的帮助与带动也非常重要。园长可以为转岗教师安排跟岗导师,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的示范与牵引帮助其尽快适应新工作;通过提供幼儿园优质课比赛观摩帮助转岗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幼儿园在教学工作考核与量化方面针对转岗教师的现实情况提供一定弹性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支持力量。

激发内部动机,促进转岗教师专业成长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特有的发展方式,意味着生命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外,而在于内,转岗教师个人是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这种超越性的关键人物。因此,加强转岗幼儿教师的自我主动反思,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而笔者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转岗教师的反思内容大多集中在幼儿违反规则、纪律的行为和自己的教学方法上面,反思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因此,引导幼儿教师有重点,分层次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激发其强烈的教师个体自我发展意识,从而促进转岗教师由被动参与到主动成长,主动提升,主动超越,进而获得由主动性带来的成功感,体验新教师岗位的幸福感,获得专业成长的满足感,是实现转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内部动力。

参考文献:

[1]蔡军.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生存困境及改善[J].学前教育研究,2015,(5.

[2]刘明远.别让转岗教师成为幼儿园“鸡肋”[N].中国教育报,2011-10-18.

[3]魏淑华.我国小学教学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育研究,2013,(1.

[4]杜殿坤.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励发珍.快乐双休,快乐体验——家园共育新途径之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1.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