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浅析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方式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解体的效率和正确与否,因此,积极探索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十分有必要。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繁复,内容纷杂,学生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从解题能力的重要性着手,深入浅出地分析提高解题能力的思想和方法,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供部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素质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在高考制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维能力,在数学考试中,主要体现在对数学思想和解题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上,学生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往往不能达到解题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效果。数学学科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之后,解题水平自然就跟着提高。因此,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的精髓所在,以培养解题能力为重要教学目标,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逻辑体系,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1、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新时期的教学制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改革期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以前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明确定位,教师定位已经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教学给予者,学生也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要起到教育引导者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学生经历小学和初中,进入到更加紧张和繁重的高中学习时期,教学要求也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高考也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的考察,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繁杂,部分知识点更是难以理解,如果教师不进行科学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很难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取得应有的成效。实际上,高中数学课程虽然繁杂,但仍然有迹可寻,而且经过认真梳理和总结后,能够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架构体系,只要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合理归纳,就能寻得其中规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使学生能够较快的解答题目,享受成功解题的成就感,较好的掌握知识。
2、解题思路的类型
2.1直接套用书本概念解题
部分数学题目解答过程中,能够直接套用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定理、法则等进行解答,这就是利用数学概念进行解题的思维。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定理、法则等可以直接套用的概念都能够用公理进行推演证明。因此,能够直接套用的数学概念都是可以不需要再次进行演算和证明的,用这些知识点进行解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解题思路。比如,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问题,可以直接运用相应的数学概念进行解答。
2.2集合图像与数量解题
图像题目在高中教学中虽然不多,但也具有重要地位,将图像同数量进行结合,能够准确表示数量的对比和总体概览,通过合理运用图像和数量的转换,能够较为直观的将难以统计的众多项目展现在图像中,形象的图像能够让学生迅速梳理出条件和结论的联系,进而很快的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3分类讨论的解题思路
部分题目在解题时,可能性众多,如果不进行分类后加以逐项讨论,得到的结果很可能片面不完全,因此,面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给出的表达对象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出其性质后,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结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大多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的知识点存在薄弱,很可能难以进行全面的分类。
3、提高解题能力的对策
3.1强化审题,加深对教材的解读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在于数学教材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加强基础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并注重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筛选和定位,对薄弱项目进行着重加强。例如,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曲线教学内容,在开始讲解前,教师应该着重对各种曲线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深化记忆各类曲线的定义、性质、运用等,并通过由简入难的例题进行强化训练。其次,正确对题目进行审定,准确迅速地找出题目要义,也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只有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才能将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准确契合,找到解题突破口。
3.2营造氛围,提高学习自主性
高中学习紧张繁重,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尤为注重教学氛围的维护,达到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高中学生在长期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难免产生烦躁和逃避的心态,容易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部分抽象性、概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像等影像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和知识点结合紧密的小游戏或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在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知识点的性质和运用。
3.3习惯和态度决定解题效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解题的诸多细节和习惯都在学生日常的训练中慢慢养成,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纠正,学生很容易被错误的习惯导致解题失败。其次,解题态度也是解题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轻视题目,或过于自信,很容易导致审题不清,或解答不完整导致答题失败。因此,教师注重学生解题习惯和解题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较好的习惯和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首先,教师要对运算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引导学生形成高效、准确的运算习惯,做好承前启后的基础工作,不在任意环节中出现运算错误;其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在复杂运算和众多条件中仍然能够做到仔细认真,不急功近利,盲目解答,因此,学生主体要养成良好的态度,解题时不骄不躁,谨慎谦虚,冷静仔细,不能养成不良习惯和焦躁的态度。
3.4开拓视野,不拘泥于局限
自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不论是对知识掌握程度、解题技巧、效率等方面的考察都有所不同,不仅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有了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的考察手段。在解题方法上,完全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解答形式,更加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解答,不要受解题方法的局限性影响,开阔视角,找到更多简便的解题手段。
4、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阶段,素质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解题思路的类型,然后提出提高解题能力的几项对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解题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更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健全综合性人才的具体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三数学时,更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去,重视对问题的分析,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的透彻,知识的运用更加的灵活,切实提升高三数学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长军.浅谈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化工,2017,46(07):181-182.
[2]孙佰华.高三数学复习策略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06):54-55+58.
[3]王婧之.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风,2016,(23):34.
[4]孙建军.刍议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2):283-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