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农村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富贵病的出现,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导致人们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根据近些年的统计,大众体质的下降呈现低龄化的态势,包括中学在内的学生,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体质健康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当务之急是摆在学校、家长和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质健康;对策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大家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主要在成绩的提升和人格的建立方面,对身体素质的关注远远不足。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国民的饮食结构也从过去的健康金三角变成了现在的无肉不欢。同时,由于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被大大压缩,甚至出现了其他课程抢占体育课时间的情况。本文以农村中学为例,旨在调研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解决方法。
1、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1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首先,体能测试成绩逐年下降。根据数据显示,农村中学在体能测试(立定跳远、50米跑、仰卧起坐、跳马)以及运动会各项比赛中,成绩都是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尤其是在50米跑项目中,达到良好的人数占比只有不到50%,而有将近10%是不及格。在过去的数据统计中,农村中学的数据要高于城市中学的数据,但是近年来,在两者数据都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城市数据超过农村数据的新情况。
其次,仍然存在营养不平衡的情况。虽然我国的经济总置在近年来逐年攀升,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而且经济发展上的差距还在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的劳动力有倾向性地选择到城市打工,我国的很多农村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村子,农村的中学生中也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照顾,而且孩子可能还需要主动照顾年迈的老人,更没有精力照顾自己,所以,正处于长身体过程中的中学生很容易发生营养不平衡的情况。而如果没有家庭和学校的主动干预的话,这种简单的营养不平衡可能就会演变为体质虚弱,对体能和身高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间接影响上课的注意力,对学习成绩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次,近视的发病呈低龄化的趋势。由于中学的学业压力很大,导致中学学生的课堂和课后的作业繁重,包括城市和农村中学生,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患近视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而在患了近视之后,根据数据统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会变少,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1.2形成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父母对子女教育意识也在加强,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以前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孩子的自力更生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在生活条件不好的家庭更容易发生。但是,现在的情况出现了反转,城市的孩子在逐步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比如赖床、不尊重长辈、懒得体育锻炼。因为城市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是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培养,他们知道过分的溺爱对孩子不是爱,而是害。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离开家长的庇护而来到社会上打拼,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家长的过分关注,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不适甚至崩溃。反观农村的孩子,由于父母一代受了太多的苦,所以条件好了以后,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的情景从城市搬到了农村。所以,过去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早就变了味道,农村的孩子的体能下降不是没有道理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如果不提升,那么就没有提高孩子体能的空间。
其次,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农村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一些软件条件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家家通电话、网络,网吧遍布农村。而且,大部分的农村都变成了留守儿童驻扎的营地,爷爷奶奶们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孩子们就像脱缰的野马,而且刚好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只要是空闲的时间,大多时间耗费在网吧和电脑上。过去的那种孩子们奔跑在田间地头欢乐玩耍的情景在现在的农村已经很难见到了。而且,沉重的学业压力已经让孩子们疲于应对,好不容易抽出来的空闲时光当然不想浪费在锻炼身体上,这就是当代农村中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可见孩子们已经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无比的淡薄了。
再次,体育课程设置重视不足。除了孩子们,还有包括学校和老师在内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都没有把身体素质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在现如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各个学校在拼排名,老师们也在为自己的年终奖开足马力,而能体现大家共同价值的重要点就是考试成绩,分数定胜负的理念已经在教育体系内深入骨髓。所以,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及老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都在大量地占用正常体育课程所应该有的时间和空间。比如,上一堂课是数学课下一堂课是体育课,但是由于上课的例题没有讲完,老师就会压堂,即使已经打了体育课的上课铃,老师还在侃侃而谈。前不久还发生过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大打出手的情况,就是因为数学老师压堂,导致体育课已经开始20分钟了,但是一个学生也没有出现在操场上,体育老师压不住火,直接冲到了教室里面;另_方面,部分体育老师的教学观念不强,部分体育老师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不会尽心尽力地上课,只求_个得过且过的状态,反正工资照拿,但是这种消极的心态会害了孩子们,还污染了教育环境。对于初中的体育课,可能还好一点,因为毕竟有中考的体育加试,是会直接计入考试成绩并影响中考的成绩的。
2、解决农村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对策研究
2.1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首先要解决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问题。只有把体育课的质量搞上去了,才能充分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才有可能吸引孩子们来上体育课,让孩子们从被动地上课向主动上课转变。
如果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善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把过去的那种只追求成绩的理念抛除,而改为多维度的测评体验。比如,之前的体育课会根据期末考试的内容来有针对性地训练,包括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100米跑等,但是这种模式就让体育课流于形式,让孩子们上体育课变成了应付考试,而没有从根本上爱上体育,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好处。如果可以创新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将课堂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包括通过游戏的方式,通过真人CS的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训练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中学生的内在锻炼热情,而且可以在锻炼的过程中,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加深友谊,为了健全人格的建立贡献力量。
2.2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
当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包括教委、学校在内的教学机构,能够从新课改的初衷出发,重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课程设置,教师支持,工资补助等多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大力支持。
首先,教育部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的方式,在全国的农村中学中大力推广快乐体育的理念,寓教于乐,将有意义的游戏加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考试项目。
其次,学校从管理的角度,需要制定校内的管理措施,提升体育教学在学校各学科中的地位,不要再出现体育课堂时间被数学、语文等课程占用的情况。
最后,老师也要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和提高,多去拜访和参观体育教学优异的学校,积极学习先进的经验,并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善,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通过轻松有趣的课程设置,真正调动起学生的锻炼的积极性。
2.3政府层面的引导和支持
在政府的层面,也需要对农村体育教学进行大规模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包括对体育老师的课外培训,政府可以提供教育资金,大力加强体育老师的素质培养,为改善体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政府也可以对体育教学的开展推出奖惩制度,在制度层面进行制定和落实。对于表现好的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激励措施,包括体育老师的工资提升,教学课堂的硬件和软件资金补助等;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比如积极参加体育课程,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设立单独体育奖学金的方式加以鼓励,而且尤其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这样的鼓励更是雪中送炭,让学生在上课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课堂老师的温暖。
2.4舆论宣传导向支持
对于体育教学,除了上述的支持以外,舆论的导向也是至关重要。目前,在整个社会其实已经有很多的体育传播媒介,包括一些综艺节目也在大力倡导人们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多多加强体育锻炼。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这样的宣传还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农村,巨大的留守儿童总量,基本的扶持都是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而没有真正重视孩子们的体能健康需求。所以,可以通过良好的舆论导向,给孩子们以正能量的引导,大力提出少看电视、电脑,放下手机,拿起篮球的号召。
3、结束语
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确实是必不可少的_个重要课程,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壮体质,更能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和毅力。
参考文献:
[1]程华,赵蕊,戴健:发达国家体育社团发展的法律环境、运行监督机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2)
[2]钟泽:我国中小学体育政策法规建设与对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2)
[4]唐文玲,王娟:中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现状实证研究—以上海市20所中学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U.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