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开展中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1/17 阅读数:244

开展中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的实践,主要从在创设情景、巩固新知、复习旧知时引入游戏,以及在考试和评价中融进游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对通过游戏开展趣味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教学;游戏;游戏教学

学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大多是抽象、严谨的,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认为学习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怎样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热门课题。在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数学大师陈省身曾题词:“数学好玩”。他既向青少年阐明了数学并非高深难学、不易掌握,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游戏之中;同时,也给数学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新路—把数学教学与孩子们的游戏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把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运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是优化中职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好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的实践

1.1创设情景时引入游戏

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催化剂,以趣引思,可以使学生学而不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椭圆的定义”一课中,上课一开始,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要求每个小组在事先准备好的圆上画上圆心C,然后在圆内任取一点O(不同于C),用笔在O的位置上做上记号。把圆纸片翻起一角,使圆周正好通过O,再抹平纸片,得到一条折痕(图l),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这样继续折下去,就得到许多折痕,看谁折得最快,而且得到的图案最漂亮。一声令下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忙碌起来了,有的组先围在一起商量后再动手画,而有的组则是先尝试再总结。在“巧手折椭圆”这个游戏活动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全身心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以往上概念课时单调、枯燥的局面。同时通过这个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生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间的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1.2巩固新知时引入游戏

学生对新知的掌握需要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习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有思维的空间,并借助已有的知识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努力把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如,在学习了排列组合的两个计数原理后,笔者设计了如下一个游戏:有甲、乙、丙、丁4个大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10个球,它们的编号分别为:12,…,10,现在同学们分成4组并推出代表,上场后从对应的盒子中每次拿出两个球,并且这两个球的编号的积要求是偶数,拿出之后,放在旁边,每小组先考虑3分钟然后各推举一个选手上场同时开始比赛,拿出的组数最多且时间最少的一组获胜。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小组代表在上面分秒必争地取球,下面同学着急地为他加油,担心输给别的小组。当笔者宣布比赛结果时,获胜的小组成员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其余小组都在寻找存在的问题,最后他们都知道了正确的取球方法:每一次先拿一个奇(偶)数,再拿一个偶(奇)数。接下来,学生练习:现有编号为12,…,100100张数字卡,每次从中取两张数字卡,使这两个数字的积是3的倍数,有多少种取法?有了游戏的铺垫,教师的指点,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解法:完成这件事情有两类方法,第一类,先从集合{36,…,99}中取一个数,再从集合{12,…,100}中取一个数;第二类,先从集合{36,…,99}中取一个数,再从剩下的元素中取一个数。通过游戏和习题,学生明确了用两个原理解题的关键是设计好完成某事的程序,分类完成或分步完成。

1.3复习旧知时融进游戏

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运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往往跟不上中职数学学习进度,需要补上这一课。然而,单一的数学复习课,对没有多大学习压力的中职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过程。我们的做法是把部分旧知改编成数学游戏融到中职数学课堂中去,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弥补知识、增长见识、锻炼思维,又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1)渗透智力数学游戏。例如:在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笔者设计了“算24点”的游戏,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要求学生分别抽取4张(A表示1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扑克牌,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不难看出,“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对于培养学生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又如“九宫图”:把1234567899个数填入3×3九个格子里,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的和是15。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①把三个数相加等于15的式子都要找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间的数有四条线通过,要求它能在4个式子出现,只有5符合要求;②由于为了平衡,就取平均数45÷9=5;③设中间数为x,则有45+3x=15×4,求得x=5。采用这几种方案来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同时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如对称、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情境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2)渗透数学谜语。猜数学谜(谜面或谜底中,至少有一项与数学有关)既是一项提高智力、发展思维的娱乐活动,又是一项有益而且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枯燥而单调的数学学习中,适当猜猜数学谜语,这对学生理解和巩固相关数学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下面的谜语,请各打一个数学名词:①五四三二一;②考试不作弊;③两牛打架;④并驾齐驱;⑤货真价实;⑥查账。(谜底依次是:倒数、真分数、对顶角、平行、绝对值、对数)这些数学谜语,既重温了相应数学术语,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视野。

1.4考试和评价中融进游戏

学校教育离不开考试,但目前许多考试对某些中职生来说已成一种“恐怖”的事情。有的学生说:“一遇到考试,就发慌。”某些学生对考试已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有少数学生已发展到了“拒绝学习”、“拒绝考试”的地步。因此,如何进行考试和评价是关系到能否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精神负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进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1)活动性考核。我们将全班分成若干组,用团体竞争的形式进行考核。①问题抢答:教师用计算机随机产生题目,学生举手上台演示,做得既快又正确的学生所在小组每人加10分。②摸题: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盒子里摸取题号,计算机显示相应的题目,答对的小组每人加10分。这种团体活动性考核的形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空前高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2)过关性检测。全班50人,50份试卷上的试题都不相同,但根据难度试卷分为ABCDE五个等级,学生自己选择试卷,A等级达标的同学为优秀,BC等级达标的同学为良好,DE等级达标的同学为及格。低等级达标的同学可再争取高一等级达标。这种检测中的“分层”不是由教师规定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都愿意参与。(3)在试卷中增加一些“游戏型”题。利用一些“游戏型”题目创设一种新颖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试卷中都设计了一些“游戏型”题目。例如:某职校高一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活动,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名次,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个)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和乙班五名学生的比赛数据(表略)。经统计发现两班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的其他信息作为参考。①计算两班的优秀率;②求两班比赛数据的中位数;③估计两班比赛数据的方差哪一个小;④根据以上3条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理由。

2、体会和思考

把知识寓于数学游戏中,可以使学生边游戏边学习数学知识,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从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实践证明,游戏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发展了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游戏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好的知识王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快乐,使他们的身心达到了完全的投入,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游戏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游戏。设计游戏应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要注意形式多样、新异,内容生动、科学,方法上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在学生游戏中把握好点拨的时机;活动上要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注意实效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和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尝试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学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

另外,课堂场面的控制要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让场面失控。要使数学游戏课上得有序、有效,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科知识为本,多总结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排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学习潜能,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小云.改革考试和评价手段的一种新思路[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

[2]张静.浅谈数学游戏教学法[J].上海中学数学,2005,(2).

[3]朱菊.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内游戏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