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本文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生观、教学观理论指导下,首先分析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然后结合笔者观察到的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得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课堂提问水平不高、课堂讲授低效、课堂呈现形式单一、教材选取单一等,并从教师、学生和课堂互动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教师行为;课堂
课堂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初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基础和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是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去学习自认为有趣和需要的知识。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带着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走进课堂。所以,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习得新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简单的知识获得,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所需知识的过程。
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有六点:第一,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是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递单一的英语学科知识,而是在课堂上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渗透,更加注重学习的跨学科知识迁移;第三,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教授英语课本知识,而是努力开辟各种实践和活动课堂,使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时间;第五,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过程;第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2、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新课程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与笔者观察到的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进行比较,得出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课堂提问水平不高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问题设计上缺乏新意,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应是刺激学生目的语言输出。而当前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强调的是对单词和句子等知识记忆的提问,缺少对知识深入思考的探究提问,且大量使用Yes/No简单问答形式,不利于学生的目的语输出。对于学生来说,英语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基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一直停留在只会读、不会说的状态。此外,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常常马上给予评价,而没有给学生自我纠错和同伴纠错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
2.2课堂讲授低效
新课标强调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讲授行为的有效性,但目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讲授行为还存在低效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归还给学生,依旧以机械讲授课程内容为主,提供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同时,教师还没有明确什么知识该教师讲,什么知识要学生自学,以至于教学重难点不突出。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授能力,避免低效讲授,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2.3课堂呈现形式单一
目前,课件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但也导致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课堂呈现形式十分单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合理安排课件和板书的内容,而是将原本需要讲出来和需要写板书的内容都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观看,不利于学生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虽丰富多彩,信息量大,但过度依赖课件的弊端也不容忽视,课后关掉电脑,学生就遗忘得差不多了。
2.4教材选取单一
目前,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师在选取教材时,仅仅局限于学校发放的统一教材,不能灵活使用多种教材。这样一来,由于上课教材单一,且并不是对全部学生都适用,就会导致学生因为不喜欢教材而不喜欢上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本文结合教师行为理论,针对以上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策略。
3.1教师自身方面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教学理念是一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精神指导。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不断改善自身课堂教学行为,进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自觉主动地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同时要不断去实践中检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二,主动进行课内与课外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改进课堂讲述方法,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要改变课堂教授太过沉闷的现状,不仅要以自己的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实现课堂良性互动。例如: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和网络信息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让英语课堂具备多种学科知识,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将课件、板书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改善课堂讲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习效果最大化。
课堂上合理提问并给予恰当反馈课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形式和提问时间都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准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针对不同内容进行提问时,采用不同的提问形式,并给学生适宜的思考时间,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一内容。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合理和正面的评价。对于未能有效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对于回答问题又好又快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上加强教学互动,关注所有学生教学互动包括很多方面,如提问、反馈和眼神交流等。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能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极大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给予关注,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外,还要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变化,并根据学生的整体学情,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进度适时进行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习得更多额外的知识,使学生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任务,进而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3.2学生方面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希望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建构自己所需的知识体系。课堂上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充分调动学生读英语和讲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相对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较难的问题,鼓励学生合作解决。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机会和时间,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和讨论学习环节,以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
让学生不断探求新知新课程要求当代初中生一定要养成自主探求新知的学习习惯。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阅读线上线下的课外书籍,进而带动学生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抛给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新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前两分钟展示活动,督促学生课下不断积累知识,从而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提高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没兴趣,就说明教学有问题;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就说明教育有问题;学生学习方法不行,就说明教师的引导有问题。观察可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进行。观察是为了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以改进教学。要想获得全面的信息,教师就要下功夫在观察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探索。还要注意记录观察结果,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二是学会沟通。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在选择不同对象、不同时间及不同方式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评价每个学生或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真实反映。这对改进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其三是学会考评。考评是有目的的专项评价,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有目的的谈话就是考评;围绕一定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也是考评;提出一定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是一种考评;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解决某个问题,也是有效的考评。考评不应局限在笔试上,而应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对不同方式的考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就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其四是学会抓两头。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一个教学班里,总会有两类学生引起教师关注,一类是优秀生,一类是滞后生。这两类学生的存在为教学绩效的评价增加了难度。因为,同一个标准无法准确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否有所突破,也受此因素影响。所以,教师在设定评价标准和选择评价方法时,要有所区分,不能用高标准来评价滞后的学生,更不能为了滞后生的发展而降低评价标准。当然,也不能以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界定整体学生的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小组评价、个别评价和专题评价,以此来了解优秀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滞后学生学习中所具有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金娣,童康.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主观评价的影响路径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7(2):66-70.
[3]周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8(4):6-9.
[4]凌泽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J].贵州教育,2019(2):23-24
[5]王萍.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强化技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82.
[6]李兆义,杨晓宏.“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