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探讨
摘要:通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设想,并对如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职业院校;身体素质;职业体能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如何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同样有改革的任务,有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一方面具有普通高校体育的共性,即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校,其高职教育具有定向性,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又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具有其鲜明的个性,即要为专业技术教学和专业特点服务。如何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关系,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共性任务基础上,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技术的学习与提高,表现出鲜明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个性,这正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点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提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设想,并对如何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点与体育教学
高职学生入学后,专业定向,专业技术学习和实习操作客观向人体提出许多要求,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要承受来自机械的振荡,噪声干扰;要经得住特殊气味,冷热环境的侵袭;要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下担负高精细的生产工艺等。这就需要末来的专业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体能,表现出与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只有职业技术与职业体能相适应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不充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职业身体训练,必然会大大降低职业技术的学习质量,影响职业技能的提高,甚至不能完成专业学习和将从事的职业工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与职技特点相适应的体育训练,不仅会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而且还会使职业技术的学习效果提高,这是因为体育中许多运动素质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耐久力,协调性,注意力和观察视野等,都是许多专业技术和职业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
高职学生有较多时间从事教学实习和生产操作,使身体发展受到一定实习环境和操作规程的制约,身体活动的部位,动作轨迹大多是局部的,重复的或是持续固定的。这样长期下去,专业实习和劳动的“分工使一些受它影响的人变成残疾,使一部分肌肉发达而其它部分肌肉萎缩。”(恩格斯语)。特别是进入高职的学生大都是17-18岁青少年,身体发育正处在旺盛阶段,体形体姿的发展有较大的可塑性,极易造成学生身体疲劳性伤害和身体畸型发展等职业病。因此,根据专业学习和职业劳动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抑其长补其缺”的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全面身体训练,使学生身体发育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可以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劳动对身体特殊不良影响的抵抗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地发育成长。
高职学生的学习劳动量大于普通高校学生,尤其在实习生产期间。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劳动特点所具有不同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姿势等,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协调好教学实习劳动量与体育运动量的关系,充分体现体育锻炼的合理性、放松性、保健康复性,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学习劳动的效果。
高职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如果在校没有掌握行之有效以及与本专业相适应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知识、就很难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参加体育锻炼、也不懂得如何去练。因此,开展职业实用体育教育,除了加强与职技特点密切联系的体育锻炼方法和科学知识教育,还应重视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在毕业后能够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不间断地自觉从事体育锻炼,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骨干力量和积极分子。
2、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设想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由于体育项目较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各种职业对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应考虑高职的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技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目的。
在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培养专业技术必需的一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如:从事球类运动有助于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对空间距离的走向能力:从事体操、技巧有助于培养前庭器官的平衡力与调节力,从事长跑和登山运动有助于培养对缺氧和高山缺氧的抵抗力等。开设专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课。这种课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目的是教育学生掌握与职技特点密切相关的体育知识。如根据旅游专业接待外宾多,爬山坐车多的职业特点,选择国外流行体育项目知识,选择预防晕车的保健知识和肌肉酸疼恢复方法等进行教学;这样使学生感到体育知识今后用得上,有兴趣、愿意听。还应根据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要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一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已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和生产操的编排方法与原则;三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医疗体育,康复体育和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提高自学锻炼的能力,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组织多种适合学生身体要求和职业技术体能要求的业余锻炼小组,加强技术上指导和医务监督,并在运动场地和器材上给予保证。我校曾举办的形体班,防晕车班、健美操班以及国外流行运动项目知识讲座等,受到学生的欢迎。
3、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3.1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特点的研究
随着高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规格对身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不考虑专业的特殊性是不行的。所以,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特点的研究。首先要和专业课教师互相沟通,了解专业课教学要求,观察学生学习,劳动的特点,找出学生职业技术必需的职业体能及职业学习劳动对人体的影响,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相关部分。其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征求专业教师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以便适应学生专业技能要求和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对特殊专业需要的特殊要求,可以引进或自编教材,在不影响整个教材教学系统前提下给予安排,以求能学以致用。
3.2加强体育教学业务的进修
要改变那种认为:高职学生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体育教学要求低,可有可无的不正确想法。严格地说: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肩上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既要千方百计完成普通高校体育课的任务,还要想尽办法适应高职专业职业特点的要求,能够为学生专业技术学习和职业体能的提高服务。这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够根据学生职技特点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根据职业技术学习劳动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选择康复、医疗保健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思想,这都需要体育教师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
4、结束语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很欠缺。所以更需要大胆实践,科学指导,认真总结。笔者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初步设想,意在抛砖引玉,希能引起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关注,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少走弯路,多出成果,真正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功立.高职院校增添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21-23.
[2]徐成娟,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科技纵横,2007,(6)28-29.
[3]刘永祥.应突出职业中学体育教学的个性[J].教育与职业1993,(3)25-26.
[4]张相林.试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6,(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