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在最近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还过多的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育。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建构与双向沟通的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还应用较少。因此,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将合作学习理念引入到中职英语教学中来,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然后就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职英语;应用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也迅速扩大,中职教育在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普通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和选送人才,中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且具有丰富劳动技能的基层劳动力,两者的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有所不同。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更加偏重于专业课、技能课的教学,而忽略了文化课教学。最近几年来,为了努力给中职学生提供开发自身潜能的途径与机会,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也在悄然转变,在为社会培养技术精湛劳动者的同时,也加强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使他们不仅具有从事某类职业必须的职业能力,也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底蕴,中职英语教学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进步。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职学校其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的课时都有一定的比例,这就导致中职学校英语基础文化课课时非常紧张。中职英语教师为了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不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针对这种情况,加快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进与推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职英语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2.1合作学习开拓了现代教学新领域
合作学习这一西方教学理念自从引入到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进行实验后,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这项旨在以全方位合作为核心的研究课题,优化了竞争环境,并塑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成为促进全员成功、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与关键,为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开发出一片新的绿野。通过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多年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体合作意识、社会交际能力。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亟待改革的背景下,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引入到中职英语教学中来,也必定能开拓出现代中等职业教学的新领域,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2合作学习丰富了我国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
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作为我国学者、专家最近几年来大力倡导的新教育理念,其先进性与正确性是无可质疑的。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认为,学校与教学课堂应该是一片和谐的生态环境,教师、学生作为存在于这一生态环境中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情感、思想、人欲、个性、追求与尊严,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鲜活生命体,学校与课堂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以促进不同生命体间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与生命融合为宗旨。但是从我国教育、特别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还缺乏有效载体与运行机制,导致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流于浮泛教育理念的倡导,而无法付诸行动与实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理论基础和哲学底蕴与教育生态理论、教学互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实验,已经探索出了一套使合作学习理论赖以实施的有效载体与运行机制。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引进“合作学习”理论并加以实施,可以很大程度的推动教学理论科学化的进程,丰富与弥补我国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
2.3合作学习探索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同学间的人际影响往往局限于教师的权威控制,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多的表现为班级集体学习环境背景下的个体学习与单独学习,在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体现不出学生间的同伴交往,无法促进学生个体感知、社会性、价值观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职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不在于学习的集体性,而在于没有真正发挥出集体学习的优势,忽略了同伴交往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单元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得中职学生在集体学习的环境下,进行最大程度的互动学习,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合作学习基本流程可以归纳为:合作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合作活动→测验→反馈和补救。
2.4合作学习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
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互动、多边互动与立体交流,因此实施“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地位的转变。合作学习理念提倡教师做好“导演”,学生做好“演员”,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巧妙利用生生间的互动,将“导”和“演”有机分离,尊重与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导”为前提,“演”为主体,将课堂实践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进行切磋与互动,实现共同提高。
3、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3.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中职英语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就是小组活动,因此,能否合理的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能否有序开展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与前提。笔者认为,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规模适宜、灵活高效;相对稳定,动态变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指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语言能力、认知水平、交往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形成一个不仅有差异,而且有共同目标的小组集体,让小组成员都有发挥的余地,通过共同协作,体验成功,遵守这个分组原则不仅尊重了中职生的个体差异,也使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相同,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平等性,也利于中职英语教师随机了解中职生英语的学习情况;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合作学习小组以4到6人为宜,不宜过多,也不易过少,过多不利于小组成员个体责任的明确、个人才能的展示,过少不利于中职生间的互相帮助与相互交流沟通,合作学习团队精神也难以实现;中职英语合作学习小组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助于小组成员间加深了解,实现较强的团队凝聚力,但是也要适时的进行动态变化,扩大中职生的交际对象与范围,否则小组合作伙伴相对固定,容易导致中职生产生过分的依赖感,导致合作学习小组缺乏活力,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中职英语合作学习失去兴趣。
3.2培育合作技能与交流用语
对于中职英语合作学习而言,合作技能与交流用语是合作学习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中职生来说,如果缺乏合作技能、口语交流基础薄弱,将严重制约中职英语合作学习效果的发挥与实现。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将合作技能培训与基本口语交流用语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对中职生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与培育。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技能应该包括倾听、表达、争辩、协调、归纳几个方面;基本口语交际技能培训包括语音语调训练、活动用语训练、英语思维训练、交际策略训练等等。
3.3紧扣单元教学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中职英语教师在中职英语合作学习教学中要紧扣单元学习进程与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英语合作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帮助中职生有效运用单元所学英语知识、语言技能与学习方法,而且有助于促进中职生间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提高英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目的性、挑战性、协作性、交际性、可操作性等几点原则。比如中职英语口语合作学习任务形式可以采用话题讨论、情景会话、角色扮演、口头报告、演讲、采访、讲故事、辩论、课文剧表演、调查报告等形式。
3.4把握角色定位与科学调控评价
在中职英语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中职英语教师则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设计、组织、协调、参与、促进、监控的角色,即“导”。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指导合作学习的教育技术与能力,同时,也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越权包办合作学习,只有这样,中职英语教师才能对合作学习进行适度、适时的调控。①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合作学习目标、确定英语合作学习课题,并且注意目标与课题的范围适度性;②要督促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自主程度,保证学生人人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去,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确保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③英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在英语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动态与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所需要的帮助,英语教师应该及时伸出援手与指导。另外,中职英语教师也应做好中职英语合作学习的评价工作,只有这样,中职生才能对合作学习活动维持高度的渴望与热情,才能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不断的积极交际与探索,才能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在评价过程中,中职英语教师要注重客观性与公正性,还要注意热情,让学生同时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与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结论
作为中职英语一线教师,寻求到一种适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以及全面素养的教学方式是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不断学习与探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支持策略,促进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应有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孙莉.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白继珍.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