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浅析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社会各阶层都非常重视农村小学教育,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在阻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改革;问题;对策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社会各阶层都必须重视教育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从根本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区别对待。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农村的小学教育机构数量庞大,农村小学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必须将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做好。因为,只有解决了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才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让农村得到发展,国家才能更好地、全面地发展。
1、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农村小学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小学教育的思想相对落后
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就是上级教育部门给什么指示就按照什么指示去做,缺少一种创新意识与自我意识。而且,小学教育大部分都是以成绩为目标的,成绩决定一切,学校一味追求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也会随之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最终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而,不可能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育思想的落后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之一。
1.2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资金少,设备陈旧
农村小学教育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农村自身经济提供,如果本身的经济不够发达,那么,就不可能为教育提供更多经费,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本来就存在差异,加上农村自身经济的不发达,最终就会导致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备的落后。现阶段,很多农村小学存在着没有上过计算机课、没有良好的运动设备、没有完完整整地上过一节音乐课等情况。这样学生根本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导致他们与社会发展脱节,也就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对他们的学习及成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1.3农村小学教育阶段生源逐渐减少
现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农村进城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家长都不想与孩子分开,所以,就把小孩带到了城市上学;还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的父母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积极主动地将小孩儿送到了城市里更好的学校就读小学等等,这都是农村小学教育阶段生源减少的原因。调查显示,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班级只有几个小学生,且这种现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1.4农村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自身存在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不足是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能力有待提高。纵观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机构,大部分学校存在教师老龄化的现象,同时,老教师也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又因自身缺乏进修学习的意愿,因而,教学方法也随之缺少创新性,教给学生的也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知识;大学毕业生根本不愿意来到艰苦的农村任教,在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也会不断地寻找离开农村的机会。因此,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力量薄弱,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实际上是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同时,陈旧的教育方法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
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农村的环境相对比较艰苦,这就出现了有能力的教师希望到更好的学校任教、剩余的教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的情况。而且,现在农村小学教师都是一种能不管就不管的心态,教师怕惹麻烦,最终只能由着学生的性情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自己及教师失去信心,教师也根本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而根本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有价值的知识。
2、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以上谈到了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的对策:
2.1完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思想
农村小学应该放弃只注重成绩的教育意识,应该积极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能过分地强调成绩。以前陈旧的意识只能让学生越学越无趣。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能力的自我开发。比如,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主题班会、分组讨论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转变学校的教育思想,最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2对农村小学生的家长进行思想教育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素质相对比较低,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不能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积极开展家长会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提高家长的思想素质。这样家长才能重视孩子的小学教育,并对孩子的教育给予正确的支持。
2.3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
教育是国家的基本,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重视以及支持小学教育的各项活动。那么,政府首先应该做的是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适当地对农村的经济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对教育进行投入与扶持。与此同时,积极更新农村小学的各种教学设备,比如购买计算机、新修体育场、购买音乐美术课程需要的设备器材等等。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教育设备,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农村小学教育才会更好地发展。
2.4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建设。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感受到在农村任教的好处,自发自愿地留在农村任教。教师在愿意认真任教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课堂教育方法,运用新课本、新设备将课堂更加有趣、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农村小学还应该注重教师的继续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来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各界的关注,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教育机构要想做好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并不仅仅是成绩的好坏。希望学校及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实事求是地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的小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成为社会上真正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胡德仁,刘亮.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各县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2).
[2]陆应龙,周霞.农村义务教育何时才能走出困境—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3]王伟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豫东农村小学教育现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0).
[4]武颖.关于农村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9).
[5]王家群.当代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硅谷,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