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初等教育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为了加强中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认知,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要侧重阅读教学。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实验,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出较强的优越性,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在阐述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内涵与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任务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研究背景
为深化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与实验,充分培养并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核心素养,我们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必须调整课程结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的,努力探索新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路径与方法研究”的研究课题,开展了以调整课程结构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素养为目标,以任务型教学为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改革。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是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并倡导的一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在完成阶段性的阅读任务目标的过程中,享受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真正的主人。
2、当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一些教师对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滞后,并未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并没有对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给予有效的重视,从而导致教学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既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2.2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语言点的讲解
阅读是学生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所在。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初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却由于认知上的偏差,将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课上成了词汇课、语法课、习题课,过分注重对语言点的讲解,偏离了英语阅读教学的初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人为地嫁接为对语言点的讲解,认为阅读就必须精读,因此在阅读课上逐字逐句进行解释、分析,将阅读文章分解成词汇、词组、语法结构等内容,把原本生动有趣味的英语阅读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语言点讲解课。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阅读课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也每况愈下。
2.3教学中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不足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往往会采取问答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问、学生答,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之感。但事实上,这种方法看似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其实真正参与其中的学生只有少数几个,而且占用了更多同学大量的阅读时间,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被动应付状态,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沦为一种假象,教师是绝对的主角,课堂陷入一种“以教代学”的误区。
2.4英语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英语阅读内容始终保持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保证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渠道始终处于逐渐拓宽的状态。同时,要保证学生英语阅读的内容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学习情况。但是,在实际的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的英语阅读教学内容范围较为狭窄,往往只是局限于英语教科书、习题或试卷,阅读的内容或是为了学习词汇、词组和语法,或是为了完成某些习题、某张试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英语阅读材料十分有限,其深度与广度都有待提升。
3、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内涵与设计原则
3.1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由教师引领学生以感知、体验、实践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来实现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支撑在于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掌握,必须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才能够实现。对于教师而言,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总结出一个一个的任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与任务,实现更高质的教学,还能够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一系列的教材变成了具体生动的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学习动机得以明确,学习的途径也得到了确定,完成任务就等于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明显增强,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意识被激发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与领悟,有利于学生更为全面与深入地掌握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这门语言。
3.2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其英语核心素养。为实现这一目的,应充分发挥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在注重知识性、操作性的同时,兼顾趣味性;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时刻铭记自身的组织者、引导者身份,学生才是参与的主体,切勿鸠占鹊巢。二是循序渐进原则。一方面,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任务与任务之间要保持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难度要由易入难,教学内容也应由浅入深,从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长期保持自信心,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时,也要体现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课堂小任务,先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任务,再合理地过渡到较难一点的课堂任务,从而让学生最终实现整个任务的学习,在有趣的课堂参与中获得知识,享受成功。
4、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4.1整合课程内容,精设阅读任务
要想利用任务型教学的方式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教师应当做到整合课程内容,积极探索整合教材的策略,从而确定出适合初中生的阅读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学生的阅读任务。为此,我从学科内整合的角度出发,依托初中英语 24 个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对英语阅读课程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融入了一些相关的课外文本,进而将初中英语阅读课程内容整合成为具体的英语阅读“专题”形式。在英语阅读“专题”的基础上,将一个个的“专题”对应到相应的课堂中,并在课前设计好更为详细的课内阅读任务。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打通了课内内容与课外内容的界限,有利于教师精设阅读任务,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2巧设课堂导入,明确阅读任务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与开展直接影响着接下来整个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与特点,深入挖掘阅读资料的背景与知识,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的方式,通过创设一系列的小型任务活动,既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与阅读欲望,也能够为学生补充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与语言知识,为将要进行的课堂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进而让学生更加顺利地进入接下来的课堂阅读主题中去。
4.3深挖阅读内容,合理安排阅读
在学生的阅读环节中,英语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语言点的讲解。英语教师切忌将阅读文本分解成为单个词汇或词组,也不应该逐字逐句、不分主次的对文本进行翻译讲解。在英语阅读课堂任务型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摆正自身引导者的身份,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目标,将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如借助关键词阅读、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阅读任务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挖掘阅读材料,引领学生合理把握略读与精读等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阅读内容的要义,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4.4拓展阅读课堂,实现语言输出
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水平,并不是体现在学生能做对几个阅读习题,或一张英语试卷能打多少分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在阅读后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语言输出。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内的任务创设,课堂外的拓展任务同样十分重要。扩展阅读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学生进行复述、写作、阅读相似或相关的短文材料等,都能够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只是处于初学期,教师在创设拓展阅读任务时,要控制任务的难度,难度要以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