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中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9/14 阅读数:168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在新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语文教学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语文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作为实现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教育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只有将情感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本文着眼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介绍了情感教育,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培养;新课改

初中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塑造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文、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而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的培养,却被挤在了学科的边缘。需要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目前,关于情感教育研究的内容还比较少,部分学者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美德和理智,使语文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更加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

1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始终围绕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开发学生的情感素质为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重要内容和要求,明确了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即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健康的情感态度和积极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标的目标实现,要求教学中,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与塑造价值观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新课标明确了情感教育在语文课标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情感教育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是学生在轻松、独立的环境中学习。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健康发展。结合课程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共鸣,不仅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更能够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人文学科,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和健康全面的品质。情感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实现情感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改革要求学校教育方式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框架中跳出来,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独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体会教学材料中作者流落出的情感。帮助学生挖掘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心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手段,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呢?

2.1丰富教学载体,创造教学情境

情感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就是采用图文并茂,音文并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文学作品的情景能够通过辅助的教学工具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祖国山河的文章时,老师可以通过投影仪为学生播放人文山水的视频,在播放过程中,要求同学认真体会风景画面。营造身临其境的情景,之后再进行课文学习和朗读的时候,学生便会在脑海中形成浮现山河景象。品味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和传递的情感。目前,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辅助的载体也日益丰富,比如语音室、科技馆、图书馆等,这些辅助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利用好这些设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更是需要学校教师引起注意的。

2.2设计课程导入,营造情感氛围

课堂教学的课程导入是创造情景教学的前提,也是强化课堂心理最重要的一步,课程导入时间和步骤,需要老师在教学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巧妙的构设情景,以营造情感为敲门砖,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达到叩击心灵的效果。比如在给学生教学“羚羊飞渡”的文章之前,可以先和学生分享一个其他类似的故事进行导入,这样不仅大大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阅读的时候会更加用心留意和体会文中羚羊的心境。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先引入蚂蚁家族的故事:再一次森林的大货中,蚂蚁家族为了避免灭顶之灾,必须进行一次迁徙,更准确的说试一次家族逃难。面对眼前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机,他们毅然绝然地冲向火海,随着一声声吱吱啦啦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烧焦了,然而球体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坚强的向前滚着,焦糊的味道越来越浓,球体越来越小,最后,他们冲出来火海,但是蚂蚁团却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触动人心的蚂蚁的故事,在生死的抉择中,蚂蚁家族没有犹豫,没有退宿,他们生的艰难,死的悲壮。那么,听完了蚂蚁家族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大逃亡的故事,我们下面学习一个同样悲壮感人的故事,叫羚羊飞渡。这样的情感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好的融入课稳,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2.3情理结合教学,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带入到预设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共鸣,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精华学生心灵的目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发现美、发现善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课文《背影》中,单单的引入情景教学还是不够的,还要学生集合自身的生活,讲述父爱对于自己的理解。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父子之情,体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在进行情感的教育和引导之后,老师还要进一步去挖掘学生的情感,学生身边的父爱同样也是真是的,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孩子身边,这时鼓励学生分享父爱的经历,体会孩子感恩父亲浓浓亲情。这不仅仅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情感教学的延伸出来的有力的课堂补充和实践。

2.4捕捉学生亮点,建立师生互信

在学生教育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学生有意无意之间表露的闪光点,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这种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会因为老师的几句表扬而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初中学生对老师还处于三尺讲台上的敬畏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表扬鼓励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3结语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思维能力建设的重视。同时,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锻炼语言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建立初中学生教学的“情感磁场”,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是优质课堂教育的保障。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否则就会失去神韵和灵魂,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需要老师恰当的引导和触底,为学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发学习。提高学生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语文教学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初中语文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3:86-87.

[2]王晓光.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1(08).

[3]刘伟娟.“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11,07:8-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