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8/5 阅读数:259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探究

摘要:素养是什么?素养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学生作为素养培育中的人,核心素养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语文是语言及文学、文化的简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散文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必需品质和关键能力。语文是一门综介性较强的学科,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语文很重要,是学生学习时的根据地。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在各个方而提升高中学生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从古至今,语文老师因为教育导向,总是}一分注意学生的成绩,小能很好地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教师需要理解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让学习的重点从单调的文学知识学习移动到培养学生素养上来,使学生受到更好地教育,明自做人的道理,也学会学习的道理。

1、制造看书的气氛,发掘学生的阅读量

语文中的阅读是}一分重要的,它表现在各个方而。丰富的阅读量,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力量,也可以增加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阅读也是学生打开世界的大门,是学生发现新事物的眼睛。中学课本里有许多优秀且有品质的文学作品。从这一篇篇优秀的文章里,学生可以领略到作者内心的变化、小同的人生,读出美丽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的风景。阅读的最大价值就是,从这种模式里,学生可以学习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大提升审美水平,重新认识自己长大的地方。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与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语言的美好。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例如,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文章,能使学生被优美的课文吸引。教师也可以常常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文章的朗读音频,使学生陶醉于课文之中,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是一篇}一分优美的、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天等。教师可以用朗读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2、精巧构思课堂话题,提升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老师设计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地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课下才小会那么辛苦。因此,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设计课堂话题,磨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老舍的《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设计下而这几个问题:1.“骆驼祥子”的外号怎么来的?2.作者老舍为什么要写《骆驼祥子》这篇文章?3.作者老舍想通过这篇《骆驼祥子》表达他什么样的情感?4.而对生活的困难,在老程屋里的那一晚,通过祥子的心理活动,你可以看出祥子是个怎样的人?5.“三起三落,象个鬼影,永远抓小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请你概括“三起三落”,并指出其作用。老师可以用这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讨论,明自祥子悲苦的一生。祥子的悲剧小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和时代因素。作者对普通人的悲悯、关怀,对小介理的社会制度的批判,体现了他的人性关怀。老师通过这样的课堂话题,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展开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

老师要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语文这门学科,从课堂上学习到更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舞台,冲破传统的教育,使教育更加生动。例如,幽果的《巴黎圣母院》可以变成舞台剧。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而悲惨、壮烈,让人心痛。为了把握巴黎最底层人士的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舞台表演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物的个性,丰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4、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对人才的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课堂应该活跃起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老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建造优秀的语文教育课堂。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教师要加以重视,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散文,主动学习散文。

参考文献:

[1]殷瑞霞.高中语文微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7).

[2]郑秀娟.聋校高中语文“一微一翻”教学实践微探[J].现代特殊教育,2017(13).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