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高等教育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语言思维双驱动核心素养稳提升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7/14 阅读数:210

语言思维双驱动核心素养稳提升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既要打好“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也要抓好“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关键在提高思维的过程中要不忘优化学生的口语和书而表达,在提升语言表达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二者并行发展,再修炼好多项语文基本功,方能为语文核心素的建构打基夯泉,直至促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而稳步提升

关键词:语言思维;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基本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它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两个维度“审关鉴赏”、“文化传承”均以“语言建构”和“思维发展”为前提。因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既要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打牢基础;又要落实思维训练,抓好关键,二者不可偏废

1开展思维训练,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宇运用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学科。人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思维层次制约着语言水平。换言之,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合乎逻辑直接决定了其语言表达是否准确。为此,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策略,开展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首先,要规范思维内容,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积累与建构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深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要开展规范思维的训练。其次,要提高思维水平,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文宇的表达是作者各种思维交织的体现,思维有逻辑性,语言表达才更有逻辑性。可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时,首先要发现其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强化语言训练,在品析鉴赏中发展思维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指出:“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意识到思维的提升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就能讲清并让学生领悟到的,教师要先对问题进行思路疏导,再创造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横向联系,纵向对照,挖掘根源,寻求方法。如此,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使整个语文学习走向深远。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首先,要深挖细掘语言意蕴,训练学生深度思维。思维是否深刻主要看学生能否提出有思想、有深度的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当然,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有难度的,需要多向、多重努力,才能形成深度思考的思维方向和多样方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纵深的思维方向去思考,例如,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品鉴文本语言,向纵深方向理解和分析问题,能由现象到本质地触摸问题的核心。长此以往,学生经过反复的思维方向训练,便能逐渐在其脑海里形成一条熟练的思维渠道。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例如,可以适时抛出预设好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深度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思考、朝什么方向思考,从而让他们对文章重难点、作者写作意图等有更全而的认识。广州市南武中学的陈清华老师在执教《滕王阁序》时,借助“兴尽悲来”巧妙地生发出“王勃为何又有些许‘悲’伤?”引发学生思考王勃的身世之悲、遭际之苦。这样的延伸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其次,要品析鉴赏语言特色,训练学生独创思维。惯势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则,但在思维领域却不是处处适用,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生在品读鉴赏语言时多会形成自己的感受,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抓住这可贵的思维亮光,这是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恰当的语言情境并将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在充分品味语言中发现问题,再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和研究论证,最后大胆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或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例如,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老人几经拼搏拖回一副鱼骨值不值得?他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让学生开动脑筋,发表个性观点。此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教师尊重各家之言,只把“打不败”的硬汉精神当作一种参考观点稍作提及整堂课上,学生的思维火花四向进发,各种观点精彩纷呈。

3夯实语文基本功,构建语言思维双素养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这四种基本技能都要以观察分析、思考体悟为基础,再将体悟所得进行综合梳理、组织表述才能实现。此外,在每次的语文综合表达活动中,教师都要明确语言和思维两个方而的训练口的和要求,并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以便提高训练效率。语文教师可参照以下操作步骤:

首先,在口语表达中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要想复述课文内容或表达一个观点必须伴随着思维的律动,只有思维合乎逻辑,口语表达才能准确清晰,因此,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是可以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口语表达契机,让学生敢于开口、善于表达。这些需要教师有效引领,创设富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真实表达内心所想。例如,浙江省江山中学张忠森老师在执教《雷雨》时,设问探讨“除了冷酷,周朴园人性中有没有温情一而?”学生分“绝对冷酷”与“-ALL温情”两方开展了一场小型辩论会,从选文延伸到原著全本,找证据,说道理,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堂课既是语言表达课,又成了思维展示课,语言与思维双向发展,使课堂充满活力。

其次,在书而表达中促进语言与思维的提升。语文教学离不开写作,写作即书而表达。写作过程主要包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构思、拟纲起草等环节,落实这些环节既要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也要启动思维开展训练。因此,可以结合写作必备的这几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第一,教师在写作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调动真情实感,同时激发其创意的思维火花,酝酿出写作激情,构思出大体框架。第二,要求学生拟写简洁的书而表达稿,包括主题、标题、分层要点(中心与分论点)、素材论据等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后,正式进入撰写文稿阶段。最后,就让学生大胆创作,不约束他们的思想,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形成个性化的文章风貌。例如,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汪兆媛老师在执教《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l的写作课时,便按照如上步骤,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启发创作思维,再帮助学生设计文章思路,规范语言表达,最后修改定稿。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习作思路清晰,真情饱满,又不乏个性。

4、总结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会一蹦而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言和思维的作用。优化语言表达,提高思维能力,修炼语文基本功,多项训练结合,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而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2]楚丽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张玉新《声声慢》课堂实录看诗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生成[J]教书育人,2020.(1)

[3]宁鸿彬.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8.

[4]陈清华《滕工阁序》教学探微[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8)

[5]韩磊小说课的教学逻辑—以邓彤老师《老人与海》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0(11).

[6]张忠森人性展现:戏剧的特殊凭据—以《雷雨》(节选)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2020(11)

[7]汪兆媛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允实—一堂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2009.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