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探究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7/14 阅读数:210

探究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构成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愿学。本文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研究初中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关键词初中生;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开始占主导地位,可见这一阶段对培养与激发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动机尤为重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种措施和方法,本文将基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提高成就动机”,“及时表扬和反馈,强化学习动机”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培养与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引发思考,激活思维,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成功地将学生代入课堂的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高效率地学习数。问题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例如,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她在讲圆周率之前,常常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大小圆周的直径和周长,然后再分别用周长除以直径,这样就让学生自己发现所有圆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都是相同的,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这部分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可以起到“一石惊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创设情境来引入新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2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提高成就动机

竞赛是按照人们的自尊需要、获得成就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校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促进的作用。适当开展数学竞赛使得学生在备赛和竞赛过程中,获得较好名次和声誉的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同时,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使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学生在做难度较高的数学竞赛题目时,一旦题目设置的重重障碍被学生一一突破,学生心中的喜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等很多积极情感会油然而生,这往往会促使学生更加地想要尝试更高层次难度的题目,即通过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来进一步强化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然,过于频繁的开展数学竞赛或开展难度极高的数学竞赛,不仅会失去积极鼓励的作用,还会制造紧张气氛,打消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难以起到提高成就动机的原始意义。因此,采用竞赛必须慎重、适量且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尽可能安排团队之间的竞赛,尽量减少个人之间的竞赛。竞赛要按能力分组,小组内要有各个层次、不同能力的人组成,小组之间的能力水平要相当,尽可能的使竞赛更为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让每一次的数学竞赛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学生也能从竞赛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从而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以及内部动。

3及时表扬和反馈,强化学习动机

3.1有效运用表扬

教师对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肯定学生态度、学业成绩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在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身对数学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初中代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教师依照课本讲述了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及公式法,有学生提出“三种不同方法是否一定得到相同答案”的问题,教师敏感地抓住这件事表扬这个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敢于发现并提出疑问的精神。恰当而准确的表扬会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每个学生都希望朝着被表扬的方向去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针对“作业书写”、“思维方式”、“进步较快”等具体细节加以表扬。

3.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亨利曾做过“反馈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及时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反馈,包括作业的正误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讲评,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点记忆犹新,才能进步更快。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注重因材施,教师应考虑到个体的差异而施以不同的方法,才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培养和激发,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本忠.兴趣与动机——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及调整探究[J].考试周刊,2017(97):86.

[2]郭祥娟.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现状及课堂管理对策[D].鲁东大学,2012.

[3]王晓芬.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问题的调研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2):31-33.

[4]莫秀锋.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可控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