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1/6/11 阅读数:265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摘要为了提高课堂提问水平,文章从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紧扣重点提问;精心创设情境,加深理解感悟;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加强教师引导,开拓思维空间四方面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落实教学目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在引导学生课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直接浅显,学生不需思考就能作答;或者问题太过深奥,使学生难以作答,甚至产生畏俱心理;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频繁提问,只追求问题的数量而不追求问题的质量,无法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有的教师虽然提出比较有水平的问题,但对问题的答案要求过于标准化,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某些教师甚至等不及学生作答就迫不及待地进行讲解。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课堂提问的艺术,通过有效的提问,开启学生心智,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

1、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紧扣重点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环节做合理的设计和安排,要对一节课不同时间段讲解的内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明确地认识f }l。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紧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提问,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其次,要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领会文章中鲁迅在书屋里学习和游戏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生活情趣;再次,教师可以针对文章每个段落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如对第一段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的理解进行提问,或者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百草园景物的描写手法;最后,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做总结,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完成全篇课文的学习。

2、精心创设情境,加深理解感悟

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课堂提问艺术也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或部分情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借助网络查找相关的音乐或影像资料,创设与这部分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章表达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使其能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及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猜谜语、模拟表演等方式创设情境,以这种激趣引疑的方式提问。教师也可以用口常生活中语文的应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比较常见f31。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力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不一些苏州园林建筑图片,当学生观赏这些景物时,教师便可以提出问题:“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再让学生进行讨论,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让学生总结、分析其“图画美”的特征。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领悟这篇课文的意境。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3、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要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认识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知识掌握能力、思考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在《五柳先生传》(旧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中等、较差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成绩中等、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重难点词语的理解或“第一、二段的段落大意”或“作者的生平简介”等比较简单的问题;对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及“课文中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或对“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进行理解这类比较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分层提问,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采用分层式提问还能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对成绩中等、较差的学生的关注度,降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落差,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教师要坚持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增强其语文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提高课堂参与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4、加强教师引导,开拓思维空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语文课堂应是自然的课堂,是生成性的课堂,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避免所提的问题过于简洁明了,做到直题曲问,如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角度从侧面或反面来提问,找到更合适的切入口,在课文教学中找到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宽,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比如,《我爱这土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样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为什么我们一般会用微笑来表达热爱之情,而作者的眼里却常含泪水呢?通过这个问题,既能引导学生从作者所处的年代和背景出发,去探讨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又能让教学内容贴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让这篇与学生生活实际稍远的诗歌更具有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利用这种迂回的提问方式,可以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再如,教学《风筝》(旧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文后,教师提问:“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被称为“精神虐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准你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你们进行“精神的虐杀”吗?让学生从正、反方面用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去衡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课文回归生活,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多方位地思考问题。

5、总结

总之,课堂提问技巧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掌握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更好地掌握提问技巧,充分利用抓重点、设情境、分层提问等方式,提出具有教学意义和创新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语文学习,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潮兴.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教师,2011(12):52.

[2]郑庆华.浅探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0):139.

[3]覃小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漫谈[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3):106.

[4]潘秋媚.当议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祖国二建设版,2013(12):381-382.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