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教育中,部分学生较为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艺术类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认识到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师需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部分学校对于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缺乏深入认知,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这对美术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探究提高初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策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个性,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初中生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初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较大发展。只有重视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初中生对美的认知往往不够全面,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对其适当引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美。
1.1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在生活中,学会辨别善恶、美丑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层次。如,有些学生在看到人体绘画或者西方雕塑时,往往难以感受到这些作品中蕴含的美。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眼光欣赏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美。这样,学生的欣赏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川。
1.2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事物
在审美能力中,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发现美的能力和审美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经过后天训练才能获得。学生只有接受审美的熏陶,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地鉴赏美好的事物。
1.3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观察艺术作品的特征,学生能够将这些作品与自己掌握的知识甚至是自己的情感相联系,从而让艺术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艺术作品。审美创造能力和学生的情感、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师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够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2、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初中对于美术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美术教学有效性不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根据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2.1部分师生对美术不够重视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学生不够重视美术教育,对于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选择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欠缺,学习效率较低。如果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就会影响美术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强。
2.2教学设备较少,部分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较少,美术教学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的口头讲授和多媒体演示。这种美术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往往难以获得较多的培养审美意识的机会。同时,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初中美术教师在进入学校工作后,往往较少有机会开展艺术创作,专业能力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一些年轻的美术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其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1.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手工作业和绘画,在评价学生时比较草率,往往仅针对学生作品的色彩、构图情况展开评价,没有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作品的优劣之处,更没有分析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有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反馈机制,没有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及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下降,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逐渐认识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必须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重视美术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1转变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美术课程。这种观念的存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以往,部分初中对于美术教育不够重视,相关教育设备较少,缺乏较为专业的美术教学工具甚至专业的美术教师‘三’。同时,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固化,过于注重对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机械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审美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在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难以提高。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只有这样,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才能够真正提高。学校也应该认识到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完善美术教学设备,引进更多的专业美术教师,从而满足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
3.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提高学习效率,首先必须激发学习兴趣。无论学习什么科目,学生只有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才会真正提高“’。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必须通过正确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美术教学方法。如,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幻灯片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的魅力。又如,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踏青。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美术创作展示自己的见闻,这样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3.3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感受美,培养学生在审美方面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校园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亲近自然。又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的不同地方写生,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异同,让学生观察自然景物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观察水平,增强审美意识‘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写生创作的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亲近生活和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3.4重视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交流观点,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小组讨论还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点,而且能够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反思自己,切实提高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必须重视师生的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积极地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5将科技手段合理地运用于初中美术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重视对科技手段的运用‘6’。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幻灯片等形式,为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经典的艺术作品。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艺术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科技手段,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切实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学校、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创作。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李瑞霞.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J].才智,2020(7):16.
[2]胡建军.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3):122-123.
[3]吴勇.初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8-9.
[4]李晓玲.浅谈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广东蚕业,2018,52(9):40,42.
[5]张洁.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浅析[J].才智,201(18):150.
[6]谢金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析[J].艺术科技,2018,31(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