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时代教育》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杂志系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开发发行的G4类教育教学期刊(省级期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8181国内统一刊号:CN51-1677/G4)《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更多

论文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获奖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文章来源:《时代教育》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7/12/16 阅读数:261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陈月霞

摘要:通过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2)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关键词:私立学校;心理健康;初中生;公立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私立学校是指在国家、政府办学之外,由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举办的学校。此外,私立学校还包括由公立学校“转制”而来的学校。这些私立学校都具有“五自主”的共同特点:一是自主筹集办学经费;二是自主招生;三是自主聘用人员;四是自主员工工资分配,五是自主教育、教学改革。私立学校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生源的特殊性,即进入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其家庭都比较富裕,父母多为企业家、自由职业者,或家庭状况比较复杂,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入学之后,一般实行寄宿制,学生与家长的接触减少,和同学老师的接触增多。基于私立学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复杂性及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不同于公立学校的学生,而目前关于私立学校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校办学体制、教学改革、教师特点等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较少。因此,对私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势在必行。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私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太原市两所私立学校,分层随机抽取初一至初三年级的325学生名进行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314份。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52人,初一103人,初二111人,初三100人。同样,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市两所普通公立学校学生330人进行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306份。其中男生150人, 女生156人;初一104人,初二99人,初三103人。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以班为单位,采用团体测验的方式,由笔者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测试时间约为20分钟左右。在测试之前由笔者阅读指导语,并要求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指导语作答。个别访谈对象是私立学校教师和学生。

3.使用工具

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此问卷共102个题目,包括学习习惯,考试焦虑,孤独感,异性交往,自制力,人际沟通,耐挫力与依赖性,自卑感,自我完善九个维度。量表采用五级记分法,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问卷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该量表一致性信度在0.60~0.81之间,与症状自评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502和0.639。说明该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良好。

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SPSS12.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以考察被试在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因为各因子包含的题目数量各有不同,因此,表1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在各因子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最高5分,最低1分,中点分2.5分。男女生得分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得分较高,孤独感最低。

2.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比较,初中三个年级在问卷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各个因子得分上,三个年级学生在自卑感因子上差异显著;在学习习惯、孤独感、异性交往、人际沟通、耐挫力与依赖性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

3.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男女生在心理健康问卷总分上差异不显著。在考试焦虑因子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异非常显著。在异性交往因子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非常显著。

4.私立与公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对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私立学校初中生在总问卷以及孤独感、异性交往和人际沟通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公立学校学生。

四、讨论

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心理健康各因素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在学习、情绪、人际沟通方面。下面我们结合初中生的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差异比较对此进行讨论。

1.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年级差异的分析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级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初中生心理健康总分与个别因子分(孤独感、人际沟通、耐挫力与依赖性、自卑感)从初一到初二年级升高,从初二到初三年级则有所回落。这一结果揭示初中二年级是各种问题的多发期和易发期,这是符合这个年龄的实际情况的。初二阶段是学生思维、道德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更加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反抗性,并力图用个人的能力来克服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但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行为易受挫,于是形成了内心的冲突与困扰。如果能够克服冲突解决困扰,就能顺利地度过这个情绪易变动的转折期并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因“自我迷失”而产生适应不良和各种心理问题。在学习习惯、异性交往因子上各年级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在学习习惯方面,初一年级学生要好于初二与初三年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初一学生刚刚脱离小学阶段的学习,难免对初中阶段的学习产生不适,而学校着重安排教师抓这一年级的基础教育,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初一年级学生仍然带有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因此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完成,这很容易就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异性交往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产生的困扰也随着增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一学生正处于由异性疏远期向异性吸引期的过渡阶段,而初二、初三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处于异性吸引期。如果这种感情处理得当,控制在相当有限的程度内,这种感情也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如果这种关系无限度的发展,就会妨碍初中生的正常进步。

2.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的分析本研究在编制问卷题目的过程中,曾就“对你来说,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有压力?”等问题对初中生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各类考试始终是他们觉得有压力和困扰的来源。这和他们所处的时期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和家庭都要求在这一时期学生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而考试则成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进而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程度的指标之一。考试焦虑是青少年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考试焦虑是考试临近而产生的情绪波动,由于不能达到学生个体的追求目标,或者不能克制自己不安的情感,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而引起带有恐惧色彩的情感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比男生更易对考试产生焦虑,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等方面不同。

在异性交往方面,女生在异性交往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男生,说明男生产生的异性交往的困扰要高于女生。男女生在生理成熟上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女生身体发育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左右,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使她们较早的萌发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并进一步产生与异性在心理上接近的需要,加上女生的情感较之男生细腻、敏感,内心体验更深刻;另一方面,较男生而言,女生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自身情绪的愿望和善于将内心体验外化的表达能力。因此,相对男生而言,女生更容易与异性进行自然的交往。

3.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类别差异的分析根据本研究的数据结果,私立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公立学校学生,这与以往一些研究有所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所用的测量工具有关,以往研究多采用精神疾病诊断类量表,而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编量表,侧重的是学生的适应问题,因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于不同学校类别初中生的差异,可能与两者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关。私立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集体中,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接触,向同学寻求帮助,在同学中得到肯定和鼓励,确立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也逐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等等。另外,私立学校中每个班级的人数较少(30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老师用在管理学生上的精力要比在公立学校小得多,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公立学校的老师更倾向于采取命令、惩罚、训斥的方式,而私立学校的老师更倾向于耐心、细致、温和的管理方式,所以私立学校的老师在教学和管理中与学生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机会就少得多。

很多私立学校都建在市郊,大部分老师为方便辅导学生,都住在学校,这无疑使师生有了更多触和交流的机会,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自然会与老师建立更亲密的感情,当他们有了困难时更有可能向老师求助。这样私立学校的师生关系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积极融洽。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1.私立学校初中男女生都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2.私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3.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360 百度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