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您的位置:首页 > 课件及优质课获奖
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模式与效果分析
朱湘华
摘 要:本研究结合听力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听力策略培训, 旨在进一步验证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 探讨适合我国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训练的合理模式和具体操作。 结果表明 :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成绩和运用策略的能力, 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 , 增强学生的听力自信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策略;策略训练
1、.训练过程
1.1训练模式
由于语言环境和语言学习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就如何实施学习策略训练而言 , 至今还没有发现普遍适用的模式。 一些西方研究人员对策略训练的实施也曾作过研究 , 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应该是 Oxford (1990)。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 8 步训练模式:(1)决定学习者的需要和可支配的时间;(2)选择好要教的策略;(3)考虑采用整体策略训练的方式;(4)考虑动机因素 ;(5)准备材料和活动;(6)进行“完全知情的(completely informed)训练” ;(7)评估策略训练 ;(8)修订策略训练(ibid .:204)。
笔者以 Oxford 的模式为基础, 参照苏远连(2003)的研究, 建立了一个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策略训练模式, 以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该模式中, 听力策略训练分 6 个步骤进行, 这 6 个步骤循环往复, 不断修正 , 形成实施策略训练的整个过程。
(1)通过测试和问卷判断学生的听力水平 , 了解他们的听力困难和策略使用情况 ; (2)根据问卷结果判断学生的策略需要, 从而确定要教的策略(所选策略至少包括能促进听力理解的认知策略和帮助学生监控听力学习过程的元认知策略两类); (3)根据学生所有的听力材料(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3 &4 册)编写策略训练计划; (4)实施控制性策略训练 , 每次课的训练分 5 个步骤:a.准备 :学生完成一项听力活动 , 讨论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教师进行评价 ;b.示范 :介绍一新策略, 解释其用法及重要性并进行示范 ;c.练习 :学生练习使用新策略;d.评估:评价练习和策略使用的情况;e.巩固 :运用包括新策略在内的多种策略完成几项听力活动;(5)通过测试、问卷、自我评估报告和访谈评估策略训练的效果; (6)根据训练结果修订或完善策略训练。
1.2 具体操作
培训结合课堂教学进行, 历时一学期16 周 32 课时, 共 14 次训练。培训前 , 我们先对学生进行了听力摸底测试和问卷调查 , 以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听力困难以及他们现有的策略使用情况。 结果发现 , 学生主要的听力困难为 :(1)不理解词的意义(83 .4%);(2)无法记住听到的内容(81 .6%);(3)反应太慢 , 无法马上理解(76 .6%);(4)认为听力材料语速太快(73 .3%)。 第一项属于语言因素 , 其余三项均与记忆有关。此外 , 有 64 .9%的学生说语音语调不熟悉, 61 .6%的学生认为缺乏做笔记的能力也是听力困难之一。
针对上述困难和听力策略训练的最终目标, 我们选定了包括元认知、认知和社交/情感三大策略共 15 项, 并编写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 即教案。 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制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选择性注意 5 项 , 于培训初 1 、2 周通过讨论、教师讲解与示范进行训练, 并要求学生制定一周听力计划表, 每周监控计划执行情况, 上交评估报告;认知策略包括记笔记、预测、推理、利用关键词、新旧知识联系、总结概括、听觉重现 7 项 , 于 3 ~ 14 周, 由笔者参照 Oxford(1990)的“8 步策略训练模式”并结合听力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 每次训练后, 教师布置课后听力任务, 督促学生多练习巩固已学策略;此外 , 3 项社交/情感策略:寻求解答、相互合作和自我调节 , 由笔者在期中和期末以讲座和口语活动的形式分两次向学生穿插介绍, 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 学会调节心态 , 增强信心。
2、结果与讨论
1.1 学生听力成绩的变化
经过一学期的听力策略培训 , 学生听力成绩由训练前 15 .92 的平均分提高到 19 .22 , 提高幅度为 3 .31 , 且前后两次测试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0), 说明学生的听力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听力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受试的总体听力成绩。
1.2听力策略运用的变化
训练后问卷中三大策略的使用频率都有了显著提高(p =.000)。 其中 , 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平均提高了 .52 , 认知策略提高了.42 , 社交/情感策略也提高了 .48 , 且标准差也都相应降低, 表明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受试策略使用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 这与本研究所用的策略训练模式对受试应用策略的自主意识培养分不开。经过训练, 受试的自我调控意识大大增强 , 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心态。
1.3 策略运用与听力成绩的关系
为了了解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使用策略的变化情况, 我们根据摸底测试成绩的平均分 , 把学生分成高分组(20 分以上)、中间组和低分组(12 分以下), 根据他们的策略问卷选项进行了统计分析,总体上看 , 三组学生的策略使用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高分组的学生在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上提高幅度最大, 平均值分别达到了 3 .62 和 3 .59 , 根据 Oxford(1990)学习策略频率判断标准 , 属于高频范围。 统计结果表明, 高水平者整体上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强, 自主学习能力较好 , 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
低分组的总体策略均数提高幅度最大 , 平均值提高了 .70 。其中 , 社交/情感策略平均值提高了 .84 。 数据结果再次证明了 Field(1998 :117)所指出的 ,“严格地说 , 策略是弥补性的 :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 , 策略运用越来越少” 。换言之 , 低水平学习者比中、高水平学习者更需要学习策略。 由此可见, 听力策略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有效听力策略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特别是能促进或改进部分观念消极、策略意识淡薄或外语学能较低的学生的学习成效 ,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消除焦虑情绪。这一点在培训后期的听力训练效果访谈中有普遍共鸣。
1.4听力策略训练的效果
学生在回答问卷 2 中有关听力策略训练效果的第 35 项时 , 所有同学都不同程度地赞同其积极作用, 93 .2%的学生表明策略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 只有 6 .8%(4 人)的学生感觉不到有什么帮助。通过查阅他们每周的自我评价报告和访谈记录, 笔者发现他们由于学习任务繁多或自身控制力薄弱等因素 , 未能在课后按计划完成听力练习。 换言之, 课后未积极巩固所学的策略, 因而难以灵活运用, 所以干脆弃之不用。
除了定量分析策略训练效果外 , 培训过程中,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每周写自我评价报告的方式记录其学习和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和感受 , 并定期组织个别访谈和小组座谈 , 了解学生对策略培训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 培训后, 教师详细阅读了学生的报告 , 然后结合访谈和座谈中收集起来的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1)听力策略培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 。有 8 名学生在报告中提及其对语言学习认识的转变 , 如 :“策略训练使我意识到学好语言不能一味强调死记硬背, 应该要讲究技巧 , 才能事半功倍。” “我原来以为要提高听力能力 , 就是尽量多听 , 因此吃饭睡觉时都带着耳机听, 但没有什么效果, 培训后才知道, 这种做法不利于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听到的内容。”Riley(1996)认为学习者关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观念可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在语言学习时的态度、动机或行为(转引自李瑞芳, 杭菊 2002)。而策略培训正是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和策略, 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2)听力策略培训增强了学生的听力信心 。培训前期 , 在和学生面谈中 , 很多同学表示对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缺乏自信, 总觉得听力是最难学习和提高的一种语言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培训 , 许多学生开始学会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听力学习, 并意识到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解决各种听力困难 , 因而不像训练前那么“无助” , 自信心得到很大提高。